中国人口老化趋势
1949年,中国人口基本上结束了以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为特征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除个别年份外,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同时,7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出生率也开始降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放慢,人口平均年龄提高。中国人口正处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阶段转变。但因50、60年代人口激增,在巨大的人口惯性作用下,人口增长完全静止下来仍需一段较长的时期。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直线下降,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老化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国人口老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❶中国未来的人口老化程度要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但低于许多发达国家,老化程度并非名列世界前矛。预计到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7%,进入老年型社会。但中国城市的人口老化程度很可能属于世界上最高的,因为中国城市生育率已降到了世界最低水平。
❷中国人口老化的速度非常之快,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但低于日本。65岁以上人口比重从7%增至14%,法国用了115年(1865~1980年),瑞典用了85年(1890~1975年),美国预计要用75年(1945~2020年),西德和英国用了45年(1930~1975年),日本预计仅用26年(1970~1996年),而我国预计要用30多年(2000~21世纪30年代上半期),仅慢于日本。
❸中国不同地区进入老化社会的时间要相差近30年。中国地广人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发展也参差不齐。上海于1979年已率先进入“老龄化”,到1988年,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也先后步入老化社会。相对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宁夏、青海、贵州、新疆等省、自治区人口年龄构成较轻,据估计进入老化社会的时间将晚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比东部沿海地区迟二三十年。
❹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亦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并非首位。据预测,1982~2030年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以平均每年2. 9~3. 8%的速度增长,2030~2040年间稍降至2.5%,2040~2050年才转为负增长。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也快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但据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1985~2025年间,新加坡、墨西哥、菲律宾、印尼、巴西等国都可能快于中国。
❺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老化要迟于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拉丁美洲。但总之,人口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