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箪食瓢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箪食瓢饮 箪: 盛饭的圆形竹器。源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是大教育家,传说他学生有三千,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颜回又是他最喜爱的。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是好的。所以孔子常举颜回来教育其他弟子,希望他们向颜回学习。一次,孔子说:“颜回用一个竹器盛饭吃,用一个木瓢舀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巷内(即小胡同里)。这在别人,是忍受不了这种困苦生活的,但颜回是照样快乐。” 后人将“一箪食,一瓢饮”简化为“箪食瓢饮”,形容清贫的生活。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箪食瓢饮 【出处】: 《论语·雍也》: “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故事】: 孔子, 传说他有学生三千,其中, 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 而颜回又是他最得意的门生。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 教育学生,向他学习。有一次,孔子抓住颜回的生活琐事赞扬道:“颜回盛饭用的是竹子做的箪, 舀水喝用的是木头做的瓢;他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这在别人, 是忍受不了这种困苦生活的, 但他始终感到满足、快乐。颜回, 真高尚呵!” 【意思】: 用竹篮装食物,用瓢盛饮料。箪: 圆形竹编器具。瓢: 舀水或取物的用具。旧时指读书人安于贫困的清高生活。后形容生活的清苦。亦作“瓢饮”。 【古例】: 《汉书·货殖传》:“颜渊箪食瓢饮, 在于陋巷。”唐·韩愈《与李翱书》: “而又有箪食瓢饮, 足以不死。”金·元好向《耀卿西山归隐三首之一: “静里箪瓢不厌空, 北窗元是有清风。”
箪食瓢饮借指贫困生活。《南史·张邵传》:“布衣韦带,弱女所安; 箪食瓢饮,不觉不乐。” 箪食瓢饮dānshí-piáoyǐn箪: 盛饭的圆形竹器。源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箪食瓢饮dān shí piáo yǐn《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用“箪食瓢饮”比喻生活简朴。《南史·张邵传》:“布衣韦带,弱女所安,箪食瓢饮,不觉不乐。”也作“箪瓢陋巷”。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须学取箪瓢陋巷,暂乐田园。”也省作“瓢簟”。三国·魏·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好彼蓬枢,甘此瓢箪。”也作“ 一瓢”。宋·王禹偁《滁上谪居》:“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箪食瓢饮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篮饭,一瓢水。形容穷苦的生活。春秋时,鲁国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以德行著称于世,被后世儒家尊崇为“复圣”。孔子曾经对他大加赞赏:“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他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每天只有一竹筐饭,一瓢水,别人不能忍受这种恶劣条件,颜回却照样高高兴兴,志趣不改。”(见《论语·雍也》) 箪食瓢饮 喻指生活很简朴。《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作“箪瓢陋巷”、“瓢箪”、“一瓢”。 字数:66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荆室蓬户 牛衣相泣 ☛ 箪食瓢饮 箪食瓢饮用竹篮装着吃的,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清苦。箪(dān):古时盛饭的圆形竹器。瓢:舀水器。 ☚ 爨桂炊玉 饭糗茹草 ☛ 安于 安于安于正道:安雅 另见:顺从 命运 安居 淡泊 遵守 满足2 ☚ 安于 安分 ☛ 不好的生活 不好的生活寂寞艰苦的读书生活:寒窗(~苦读) ☚ 不好的生活 不正常的生活 ☛ 箪食瓢饮 箪食瓢饮《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赏识的学生。后以此典形容读书人的清苦生活;或形容虽生活清苦,但读书治学,自有其乐。魏·桓范《荐管宁表》:“以箪食瓢饮,过于颜子;漏屋蔽衣,逾于原宪。”唐·韩愈《与李翱书》:“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魏·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好彼蓬枢,甘彼瓢箪。味道忘忧,逾宪超颜。” ☚ 带砺山河 当熊 ☛ 箪食瓢饮 箪食瓢饮亦简作“箪瓢”。原意为用竹器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论语·雍也》:“贤哉(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用以称安贫守俭。回:颜回。孔子弟子。 ☚ 箪食壶浆 管仲随马 ☛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a bamboo dish of rice,a gourd dipper of drink-a frugal living 箪食瓢饮dān shí piáo yǐn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比喻贫苦的生活。 live a simple life, a frugal living, poor livelihood, lead a simple life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解义】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吃饭,用瓢饮水。指清贫的生活。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生活很贫困。《论语·雍也》:“子曰: ‘贤哉(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集注:“箪,竹器;食,饭也;瓢,瓠也。”《汉书·货殖传》:“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唐·韩愈《与李翱书》:“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 箪食瓢饮孔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他一生共收了3000多名学生,其中得意门生共72人。而在这72人中,最受他喜爱和器重的是颜回。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用竹器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困清贫的生活。《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把食物给人吃。用竹器盛着饭食,用瓢喝水。形容生活简朴清苦,安贫乐道。《儿女英雄传》三六回:“那~,正是至圣大贤的手泽口泽。” 箪食瓢饮sì piáo yǐn箪: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用竹器盛饭,用瓢饮水。形容清贫的生活。 箪食瓢饮dānshí-piáoyǐn《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盛饭的圆形竹器。瓢:舀水的器具。回:颜回。后以“箪食瓢饮”形容生活清贫俭朴。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用竹器盛饭,用瓢饮水。形容清贫的生活。食: 饭,不读shí。也作“箪食瓢浆”。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解义】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吃饭,用瓢饮水。指清贫的生活。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箪: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 舀水的用具。《论语》中说颜回住在破巷子里,“一箪食,一瓢饮”(一箩吃的,一瓢喝的),日子过得很清苦,换了别人愁都愁死了,颜回却不介意,仍然快快乐乐的。后来就以“箪食瓢饮”指安于简朴清贫的生活而追求崇高的理想。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那乃是圣道,我不能以此期望你们。” 箪食瓢饮dan si piao yin箪:古时盛饭的圆形竹器。瓢:葫芦果实枯老后,将瓤掏出切开,可做舀水盛物之用。即“一箪食,一瓢饮”的意思。古代指贫苦的生活。 Z313【箪食瓢饮】dān shí piáo yǐn一篮饭,一瓢水。形容安贫守俭的生活。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用葫芦或木头等做的舀水用具。 箪食瓢饮dānsì-piáoyǐn〔并列〕 用竹器吃饭,用瓢喝水。古代形容知识分子孤高的清贫生活,也形容百姓劳军。语本《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聊斋志异·盗户》:“日给~,囚饿几死。” 箪食瓢饮dān shí piáo yǐn《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食:一箪食物。瓢饮:一瓢饮料。形容生活清苦。也作“箪食陋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