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等级相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等级相关将两个变量的观察值分别用它们的等级(即从小到大的序号,亦称秩)来表示,研究等级间的相关。常被应用于测验分数统计中。 等级相关 等级相关dengji xiangguan又称秩次相关。当两列变量的分布形态不明确且变量数小于30,或两列变量为等级变量时,计算这两列变量之间的相关要用等级相关。公式如下: ☚ 积差相关 假设检验方法 ☛ 等级相关rank correlation是非参数分析方法之一,亦称秩相关。将两组有关指标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划定等级,而后判断其间的相关关系。常用者有Spearman法和Kendall法两种。 等级相关rank correlation用等级 (顺序) 变量计算两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常用的有二个系数,一个是斯皮尔曼的ρ,另一个是肯达尔的τ。设X和Y的n对观察值为(xi,yi),i=1,2,…,n,将x1,…,xn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排列后的位次来代替变量值,即xi所对应的等级。同样用yi对应的等级代替其变量值。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ρ的公式为: ![]() 肯达尔系数τ的公式为 等级相关研究两个等级排列序列之间相关的程度。有时,研究对象无法以精密数量确定其大小,但可以依次排列其等次(或等级)。同一研究对象的两种 (或两个)等级排序数列,是否相关,相关程度如何,可以用等级相关系数: 等级相关 等级相关grade correlation研究两个等级排列序列之间相关的程度。有时,研究对象无法以精密数量确定其大小,但可以依次排列其等次(或等级)。同一研究对象的两种(或两个)等级排序数列,是否相关,相关程度如何,可以用等级相关系数: ☚ 负相关 偏相关系数 ☛ 等级相关 等级相关等级资料的直线相关分析称等级相关,这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两事物数量间的直线关系时,对下列情况宜用等级相关: 表1 等级相关系数rs界值表
摘自 Zar JH: Biostatistical Analysis,p498 Pren-tice-Hall,Inc.,1974 表2 等级相关系数rK界值表
摘自 Daniel WW: Applied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p467,Houghto Mifflin Company,1978 Spearman法 等级相关系数rS的计算步骤如下:(1)将成对的资料列出如表3第(2)、(4)栏。如果原资料不是秩次,则X、Y分别按数量从小到大编秩,如表3第(3)、(5)栏。例如公社4黄曲霉素相对含量为0.7,是10个公社中最低的,定秩次为1;稍高的是公社2,相对含量为1.0,定秩次为2;余类推。若几个观察值相等,应将它们的秩次相加求平均秩次,作为每个观察值的秩次。如果公社4、2的相对含量皆为0.7,那么它们的秩次均应定为1.5[=(1+2)/2]。 (2)计算每对观察值秩次的差值d及d2、∑d2,如表3第(6)、(7)栏。 (3) 按式(1)计算rS。 式中n为样本含量。 对rS进行ρs=0的假设检验,只需将算得的rS按n查表1(rS界值表)得P值,按所取检验水准作出推断结论。 例1 肝癌病因研究中,调查某地10个公社的肝癌死亡率(1/10万)Y,与某种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相对含量(以最高含量为10)X,结果见表3第(2)、(4)栏。试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推断X、Y间有无直线相关。 H0: ρs =0, H1: ρs≠0,a=0.05。 编秩及初步计算结果见表3第(3)、(5)、(6)、(7)栏。 按n=10查表1得P=0.02,按a=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以认为食物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与肝癌死亡率间有正相 表3 rS计算表
rS的校正: 编秩时,观察值相同则取平均秩次,但相同秩次较多时,影响Σd2值,这时可用式(2)计算校正等级相关系数r′S。 假定例1中前5个公社的X相同,各取平均秩次为3;第6、7、8公社的X相同,各取平均秩次为7;第9、10公社的X也相同,各取平均秩次为9.5。这样k=3,t1=5,表示5个秩次相同,同理t2=3,t3=2。故TX=(53-5)/12+(33-3)/12+(23-2)/12=12.5。肝癌死亡率没有相同秩次,故TY=0。并算得Σd2=33.5。计算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为 (1) 列资料,编秩次,同Spearman法,并要求将其中X或Y的秩次按自然数排列,如表4第(2)、(3)栏。 (2) 计算累计秩次个数S。若X的秩次按自然数排列,则计算Y的每个秩次下面大于该秩次的秩次个数,然后合计即S。如表4第(4)栏。Y的第1个秩次为3,3的下面9个秩次中比3大的有7个,故秩次个数为7; Y的第4个秩次为7,其下大于7的秩次个数为3,余类推。这些Y的累计秩次个数合计为34即S。 当遇到原始数据相同时,仍取平均秩次,按下例求累计秩次个数。
(3) 按式(3)计算rK值。 式中n为样本含量。 对rK进行ρK=0的假设检验,只需将算得的rK按n查表2(rK界值表)得P值,再按所取检验水准作出推断结论。 rk的校正: 当相同秩次较多时,可用下式计算校正等级相关系数r'K 例2 试对例1资料用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作分析。 表4 rK计算表
H0: ρK=0, H1: ρK≠0。 α=0.05。 将X的秩次按自然数排列并计算Y的累计秩次个数见表4第(4)栏。 按n=10查表2,得0.05>P>0.01,按α=0.05水准拒绝H0,结论同例1。 ☚ 多个直线相关系数的比较与合并 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关系 ☛ 等级相关 等级相关又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提出的用于计算定序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方法。在计算两种变量相关时,等级相关法只考虑各变量在数列中所在的位置,不问其绝对值的大小。因为它是按照各变量在数列中所在等级位置的顺序计算的,所以又称之为等级顺序相关系数,通常用ρ表示(ρ读Rho)。当数据资料无法用定距或定比变量表示时,对于定序变量(如赞同程度、文化程度等)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等级相关法加以测定。其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ρ=1- ☚ 象形图 等距抽样 ☛ 等级相关 等级相关rank correlation测量变量之间的单调关系的强度的一种统计方法,亦称“秩次相关”。在统计中,往往有许多现象或变量并不全用数量表示,而是用等级来表示的。例如某些心理过程的品质不宜用分数量尺来测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得两种心理活动品质的相互关系,就必须采用等级相关法。等级相关法是英国统计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C.E.)提出的,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s为等级相关系数,d为每两个对应等级之差数,n为成对数据的个数。等级相关适用十小样本的测量数据(一般在10~30之间)的相关分析。如果等级相同的量数过多时,则根据等级所得的结果过大,不如用积差法求得结果精确。 ☚ 等级排列法 等距法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