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封介山而爲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封介山而爲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集校】: 洪兴祖:封介山而爲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校语:一无而字。 朱熹:同洪本。 校语:山下一无而字。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汪瑗:封介山而爲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刘师培:《宝典》及《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卢注所引并有而字。 姜亮夫:《玉烛宝典》、《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卢注所引并有而字,是也。 。【集释】:王逸:言文公遂以介山之民封子推,使祭祀之。 又禁民不得有言烧死,以报其德,优游其灵 洪兴祖:《史记》:晋初定,赏从亾,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介子推。 从者乃悬书宫门,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 使人召之,则亾,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緜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緜上山中而封之,以爲介推田,号曰介山。 以记吾过,且旌善人。《庄子》曰: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淮南》曰: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也,封介山而爲之禁者,以爲介推田也。逸説非是。优游,大德之貌。 朱熹:子推抱树自烧而死,文公遂封绵上之山,号曰介山,禁民樵採,使奉子推祭祀,以报其德,又变服而哭之。优游,言其德之大也。 (《楚辞集注》)〇介子立枯事,《补注》以《左传》爲据,而不之信然。此词明言立枯,又云缟素而哭,《庄子》亦有抱木之説,固未可以一説而尽疑之也。 (《楚辞辩证》) 黄文焕:吴晋之于子胥、介子,此不善使臣者也。死而后忧,无及也;禁而后报,无益也。 王夫之:禁,禁火。优游,有余也。 林云铭:不言禄而自甘,是其德。 张诗:优游,言其德之自然也。 闻一多:王注曰:“文公遂以介山之民封子推,使祭祀之。”王肃亦谓立桂树以栖其神魂。 疑此言禁卽禁社之类。《墨子·耕柱篇》:“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相信而祝于禁社。”案禁字从林从示,盖当以禁社爲其本义,王念孙以禁社爲丛社之 文怀沙:报,报答。大德,伟大的品德(指介子推)。 优游,形容大德的丰绵美丽。(《屈原集》注) 黄孝纾:封,赏赐。 优游,形容大德的宽广。 苏雪林:《史记·晋世家》:“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返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 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爲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 ”“晋初定,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絶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爲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姦,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爲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字,一蛇独怨,终不见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 遂求所在,闻其入緜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緜上山中而封之以爲介推田,号曰:介山。‘以志吾过,且矜善人!’”《吕氏春秋·士 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槁死中野。 ’悬书公门,而伏于山下。文公闻之曰:‘嘻,此必介子推也。 ’避舍变服,令于士庶人曰:‘有能得介子推者,爵上卿,田百万。’或遇之由中,负釜盖簦,问焉,曰:‘请问介子推安在?’应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见而欲隐,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子推隐緜上山中,以至于死。 刘向《説苑》及《新序》亦载其事,歌辞皆不甚同。 胡念贻:《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毛传》:“伴奂,广大有文章也。” 郑笺:“伴奂,自纵 蒋天枢:大德,言其胸怀崇高。 优游,言介推安闲隐逸不求仕。 金开诚:优游,宽广、丰厚。 汤炳正:大德,指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浪之功。优游,德行隆盛貌。 (《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