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筆部 > 其他 > 筆管 筆管 bǐguǎn 筆毫以上手握的部分。多爲竹製,亦有陶製或以象牙、琉璃、玉石、金銀爲之者。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一:“漢製,天子筆,管以錯寳爲跗。”晉·王羲之《筆經》:“昔人或以琉璃、象牙爲筆管,麗飾則有之,然筆須輕便,重則躓矣。近有人以緑沈漆竹管及鏤管見遺,斯亦可玩,何必金玉。” 筆管執筆部份。亦曰“筆竿”、“筆軸”、“筆軀”。多以竹製,故 “筆”字為竹冠,偶有其他材料。《西京雜記》曰: “天子筆管,以錯寳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拾遺和漢名數》作“筆三品”,謂中國史官録事時,“金管書忠孝,銀管書德行,斑管書文章”。《學翼鈔録》列載筆管種類有:象牙管、犀角管、虎斑竹管、珠雕管、玳瑁管、玉龍管、白磁管、青瓷管、螺鈿管、紫檀管、烏木管、圓螭管、描金管、灑金管等。其他尚有松管、荻筆、荻筆諸種。《衛夫人筆陣圖》曰:“筆頭長三寸,管長五寸。”《筆札口訣》 曰: “筆軸長,真筆四寸二分,行筆四寸八分,草筆長短因人而异,普通毛筆長管者達一尺余,其粗細亦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