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释义】伏尸:尸横在地。形容杀人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死伤惨重。 【举例】① 《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②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彼所以侈陈维新,讳言革命者,非谓革命之举,必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大蹂大搏,以与凶顽争命。”③ 春秋无义战,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城夺地,经常杀得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老百姓灾难深重。 【辨】复句式成语,通常连用。也省作“伏尸流血”。 - 上一篇:奋武扬威,诛暴讨逆
- 下一篇:腹背受敌,进退无途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fú shī bǎi wàn, liú xuè qiān lǐ倒伏的尸体有一百万,流淌的血有一千里。 ❶ 极言杀人之多。 ❷ 也形容伤亡惨重。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fúshībǎiwàn,liúxuèqiānlǐ〔其他〕 形容死伤惨重。《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 △ 多用于战争方面。也简作“伏尸流血”。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战国策·魏策四》:“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尸:横尸在野。形容战争残酷,杀人极多。也作“伏尸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