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伏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伏打 伏打1745.2.18~1827.3.5FudaAlessandro Volta意大利物理学家。出生于科莫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学于教会学校。1774~1779年任科莫大学预科物理学教授。1779~1815年任巴维亚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1815年起任帕多瓦大学哲学系主任。1791年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2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180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伏打从1765年起从事静电实验研究。1775年他发明了起电盘(即起电机)。1778年建立了导体电容C、电荷Q及电的张力(即相当于电势差的概念)之间关系式Q=C·T。1787年发明了麦秸静电计。1792年研究了通过神经放电引起青蛙腿痉挛的现象,以及相关效应。还用电容式验电器做了进一步实验:在两种金属连接的棒中,电容器虽有微弱的电,但不能使静电计的麦秸分开;当移开电容器的一块金属板时,电张力增大,使静电计麦秸分开。1793年伏打从以上大量实验中得出:最本质的原因是不同金属的接触。从而否定了伽伐尼的“动物电”说法。提出电的接触学说。1799年伏打对各种金属做了大量的研究,最后选中了铜和锌两种。他将若干对圆形的铜板与锌板接触,然后用浸过盐水或稀酸的纸隔开,堆成柱状。发明了“伏打电堆”,还发明了一种由许多玻璃杯组成的“杯冕”:即将一些盛有盐水或稀酸的玻璃杯,通过半浸入液体的双金属弧彼此连接起来而构成“杯冕”。他的“伏打电堆”及“伏打电池”的发明,对以后的电学研究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 瓦特 查理 ☛ 伏打 伏打1745. 2. 18—1827.3. 5Fuda,Alessandro Volta意大利物理学家,生于科莫。在电学等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他发明了许多仪器。例如,1775年他根据静电感应原理发明了起电盘(静电起电机)。他把自己设计的电容器加在验电器上,从而制成了高灵敏度的验电器,发明了电位计。他发明了用来研究气体燃烧时容积变化的气体燃化计,等等。然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是发明了“伏打电堆”。1780年伽伐尼发现了“动物电”现象,在此启发下,伏打1792年开始研究“动物电”及相关效应,从而导致伏打电堆的伟大发明。伏打通过大量实验,否定了“动物电”是动物固有的说法,认为产生于两类导体(两种金属和液体)所组成的电路中,不同种类的金属接触时彼此都起电(接触电),这就是闻名的电的接触学说。他以不同的金属联成环接触蛙腿及其背,从而成功地使活的青蛙痉挛。由实验还观察到电不仅产生颤动,还影响视觉和味觉神经。为了取得较强的效应,伏打把若干种导体联接起来进行了长期实验,终于在1799年研制成第一个长时间的电流源——伏打电堆。它是由20对铜、锌圆片(中间用盐水润湿的呢子圆片隔开)构成的。之后又发明了伏打电池。这一发明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中成为人们获得稳定的持续电流的唯一手段。这一发明和运用开拓了电学研究的新领域,使电学从静电研究进入到动电的研究,导致了电化学、电磁联系等一系列重大发现。正是依靠足够强的持续电流,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又导致了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等,使电磁学发展走上了突飞猛进的道路。为了纪念这位最先为人类提供稳恒电流的物理学家伏打,将电动势和电位差的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为伏特(volt)。 ☚ 库仑 安培 ☛ 伏打1745—1827Alessandro Volta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伏打电堆,是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装置,为电学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