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
唐代设置的行政区。《旧唐书·地理志》:“端州:隋信安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端州,领高要、乐城、铜陵、平兴、博林5县。其年,以乐城属康州,铜陵属春州。七年,置清泰县。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省博林、清泰2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高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端州。旧领县2(高要、平兴),户4491,口24303。……东至广州240里,南至新州140里,西至康州106里。至京师4935里。”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高要县 (今广东高要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名端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高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端州。北宋重和元年 (1118年) 升为肇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