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立法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立法权❶立法机关(议会或其他代议机构)行使的制定、认可、解释、补充、修改颁布或废止法律的权力。各国通常在宪法和专门法律上对行使此项权力的主体、方法、程序作明确规定。 立法权(1)一定的国家机关所享有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的资格。现代意义上的立法权是一个综合权力体系,在级别上,有国家(中央)立法权,也有地方立法权;在来源上,有法定(固有)立法权,也有授权立法权;在主体上,有议会或权力机关立法权,也有政府和其他机关立法权,有专门立法机关立法权,也有非专门立法机关立法权;在立法权的运行过程上,有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权,也有提出、审议、表决、通过立法案和公布或批准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权;在表现形式上,有立宪权、立法律权,也有立法规权、立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权;在结构和独立性上,有完整的立法权,也有单项的立法权,有独立的立法权,也有不具独立性或不完全有独立性的立法权。行使某一立法权,既能提出、审议、表决、通过立法案,又能公布或决定公布法律规范性文件,这是完整的立法权;只能提出立法案或只能公布法律规范性文件,不能审议、表决、通过立法案,这是单项立法权;单项立法权也指某一项立法权如委托或授权立法权。行使某一立法权,能独立地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规范性文件,这是独立的立法权;行使某一立法权,所通过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要经过别的机关批准,这是不具独立性的立法权。立法权作为一个综合的权力体系,不是也不可能由一个机关来驾驭,而总由诸多机关来驾驭,不能把一种立法权、一种立法机关认作整个立法权、享有全部立法权的机关;一个机关享有立法权,不等于享有全部立法权,不享有某一立法权,未必不享有别的立法权。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的国家,立法权仅仅在理论和法律上处于最高地位,而在另外一些国家,立法权在理论、法律和事实上都处于最高地位。现代国家的立法权总的说主要由议会或代表机关行使,但不少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享有立法权或参与立法活动。在中国,根据1982年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时常行使授权立法权。现代立法权的范围在法制较健全的国家通常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2)与行政权、司法权等相对应的,专由与行政、司法等机关相对应的议会或代表机关行使的旨在制定或变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一种重要的国家权力,在当代中国即专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享有的国家立法权。 立法权国家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统治阶级通过行使立法权把自己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具有普遍遵行的效力。在奉行“三权分立”原则的国家中,立法权在法律上归属议会,议会的立法权受到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权通常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的国家立法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立法权Legislative Power指制定法律的权力,通常指制定政策的权力。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赋于国会立法权。根据权力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在理论上说仅属于立法机构,但实际上美国总统握有相当大的立法权,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亦可看作是立法权。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资本主义国家属议会,社会主义国家属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立法权 立法权国家通过有立法职能的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奉行“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为议会的首要职权。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作为议会传统权力的立法权实际已受到限制,立法权往往被总统和内阁所操纵。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权通常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立法 立法解释 ☛ 立法权 立法权相对司法权和行政权而言,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一种。指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力。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国家,立法权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力属于议会或国会,如美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美国宪法同时还规定美国总统享有对法案的否决权。议会通过行使立法权把国家意志上升为法律,赋之以普通的社会约束力,以巩固有利于国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立法权专属于国家议会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一个基本原则。国家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前提下,也赋予地方和某些行政机关立法权。由于各地方情况有别,地方议会或地方权力机关的立法权的程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讲,联邦制或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地方立法机关的立法权范围较大,而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地方立法机关的立法权较小。总的来说,地方立法不得与国家立法的原则或具体规范相违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以来,行政机关管理领域的拓展,行政事务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而且不少法律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立法机关对行政立法越来越难以胜任,所以在西方国家就出现了授权立法,又称为委任立法。所谓授权立法,即指在某些行政立法当中,立法机关只制定基本原则框架,而具体内容则授权行政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去充填。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部分地交与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使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并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其他基本法律,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除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有权补充、修改基本法律。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发布实施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法规,但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此外,在有关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立法,我国也采取授权立法。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行政立法不必经立法机关个别授权,因为宪法已明确规定,国务院及各部委、省级政府、省会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在其权限内有行政立法权。 ☚ 代议制 司法权 ☛ 立法权国家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力。即统治阶级通过法律体现自己的意志作为人们行为规则的权力。资产阶级国家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在法律上归属所谓民意代表机关的议会,实际上议会的立法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往往为行政机关所操纵。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有权修改宪法,制定法律,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审批其他机关制定的条例、章则和单行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情况和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不抵触的前提下,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立法权legislative power 立法权legislative pow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