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亮热厉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亮热厉螨tropilaelaps mite危害蜜蜂最严重的螨类之一, 俗称小蜂螨。学名Tropilae lapsclareae Delfinado et Baker。寄螨目, 厉螨科, 热厉螨属。菲律宾M.D.德尔芬纳多和美国E. W.贝克于1961年在菲律宾八打雁省(Batangas)的死蜂体上和蜂场附近营巢的田鼠上采到标本, 并作了描述和定名。1962年美国A.S.迈克尔在菲律宾布拉干省(Bulacan)西方蜜蜂的子脾上发现了亮热厉螨。1963年菲律宾V.J.赛维拉在东方蜜蜂蜂群内未找到亮热厉螨,他还在蜂场附近捕捉,检查了许多田鼠,也未发现它们。因此对亮热厉螨寄生于田鼠的观点持有异议。菲律宾F.M.莱古和美国R.A.莫尔斯于1968年检查8群大蜜蜂,其中7群有亮热厉螨,另一群无螨的是在数周前曾发生过自然分蜂,中断了产卵周期。由此证实大蜜蜂是热厉螨的原来寄主。 图1 亮热厉螨各期虫态 生活习性 蜂螨卵期极短,产下后15~30分钟即孵化为幼虫,经一天后发育为前期若虫,若虫期4天(前期若虫和后期若虫各2天),后期若虫经蜕皮变为成虫。成虫在蜜蜂繁殖期的寿命平均为9~10天,最长19天。亮热厉螨的整个繁殖和发育过程都在蜜蜂幼虫和蛹房内完成,新长成的成螨随羽化的幼蜂爬出巢房外, 往往4小时之内就可潜入其他大幼虫房内,48~52小时后开始产卵。 亮热厉螨必须依赖于蜜蜂的幼虫和蛹生活和繁殖,蜂群断子,通常仅能存活1~3天。在北京地区,春季蜂群中,亮热厉螨发生极少,6月以前罕见。入秋后,蜂群中亮热厉螨的寄生率几乎呈直线上升,8~9月达到高峰。但到11月以后(即蜂群断子后),蜂群中亮热厉螨的数量又急剧减少(图2)。波兰J.沃依科1987年报道,亮热厉螨的卵期为0.3~0.4天,幼虫期为0.3~0.6天,前期若虫1.7~2.0天,后期若虫3.0~3.8天,整个发育期为6天。雌性亮热厉螨进人工蜂幼虫房后,比雅氏瓦螨较早产卵,在工蜂幼虫吐丝作茧期,即工蜂发育阶段的第9~10日,产下第一粒卵;整个产卵期约5天;多数产1~2粒卵,最多4粒;其后代在工蜂羽化时均能完成发育。亮热厉螨在工蜂体上最多能存活两天。在封盖巢房外一般只停留1.3天,最多两天。在25天内,雅氏瓦螨只能发生一代,而亮热厉螨能发生两代,这是热厉螨虫口比瓦螨能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2 亮热厉螨在一年中的消长情况 防治 热厉螨个体小,不易看到。它们在巢房外停留时间短,繁殖速度快,当看到子脾上有亮热厉螨爬行时,封盖工蜂幼虫螨的寄生率可能已达到25%以上,比在蜂体上的寄生度高15倍以上。如不及时防治,蜂群在当年冬季就会灭亡。这时只能采取提出子脾的分巢治疗法,即将全场蜂群的封盖子脾全部提出,脱除蜜蜂,集中放于空继箱内,一垛4~5箱,用硫磺熏烟2~3分钟,或用甲酸熏杀。健康蜂可依靠封盖子自身所产热量发育,羽化出房。在7日内,蜂群中陆续封盖的子脾,分批提出,集中处理。消灭亮热厉螨较有效的药剂有硫磺粉、强力杀螨剂、阿皮斯丹。(见雅氏瓦螨) 亮热厉螨tropilaelaps miteTropilaelaps clareaeDelfinado et Baker,又称小蜂螨。蛛形纲,寄螨目,厉螨科。最早发现于菲律宾,是西方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也流行爆发,使中国饲养的西方蜜蜂损失严重。雌雄成螨均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95~1.03 mm×0.56 mm,褐色,具有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从卵到成虫4~4.5天,主要寄生在蜜蜂的大日龄幼虫或蜂蛹上,以吸取工蜂虫、蛹的体液为主,雌螨交配后潜入即将封盖的蜜蜂幼虫房内产卵繁殖,在封盖巢房内新成长的小蜂螨成螨,随新蜂出房而出房,交配后再潜入其他幼虫巢房内寄生和繁殖。它不仅能使蜜蜂大批死亡,还会造成新蜂发育残缺不全,使蜂群群势严重削弱,甚至全群覆灭。亮热厉螨在蜂群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蜜蜂个体间相互接触,例如:盗蜂、迷巢错投蜂和饲养管理中蜜蜂或子脾的调动。亮热厉螨的发生,随着蜂群的繁殖和气温升高而严重,成螨可在成蜂体上过冬。防治方法同雅氏瓦螨。 亮热厉螨 1.前期若虫 2.后期若虫 3.雌成螨 4.雄成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