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微居金文说》杨树达著。7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52年9月出版。该书主要解释清代金文书籍所著录的两周铜器铭文,共收录金文题跋381篇。排列顺序按著作时间先后为准,自1941年至1951年,涉及铜器239件,收文286篇。作者针对以前的金石文字学家一器数释,且解法未尽一致这一现象,根据前人的著录,参考经传子史,对铜器铭文的时代、地区以及文字等方面都加以诠解;有一部分虽是前人未注的,也进行论定。在考释文字时能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作者在自序及卷首开头《新识字之由来》一章,详细论述了金文考释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古人字形无定,而文义都有定,吾人对此,当以有定决不定。换言之,当以文义定字形,不当泥字形而害文义。文义当,则依字读之可也;依字不通,则当大胆改读之。”这些条例对后代的金文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积微居金文说 积微居金文说书名。杨树达撰。科学出版社1952年9月出版。本书以解释清代金文书籍所著录的两周铜器铭文为主,所涉及的铜器有239件,收文286篇,按著作时间先后排列,自1941年至1951年,分为7卷。前代金石文字学家和近代古文字学家所释铭文至多,但同为一器,关于其时代与地区以及文字等方面解说未尽一致。作者据前人之说参考经传子史,一一论定是非。前人无说的,也略作诠解,用力甚勤。其中超逸前人之说处颇多,大抵从字之有假借入手。本书卷首“新识字之由来”一章,详述识辨古文字的途径与方法,尤为值得研究者参考。 ☚ 中国修辞学 淮南子证闻 ☛ 00005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