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火炬计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火炬计划huǒjù jìhuà

我国自198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开发计划。以推动我国高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例如:“人民银行,以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都把科技贷款纳入计划,使‘火炬’计划的实施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科技日报》1990.9.6)“建立和发展各种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组织实施火炬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日报》1991.4.1)

火炬计划

1988年8月中国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一项高科技产业发展计划。至1998年底,国家与地方两级火炬计划项目的立项总数已达到14756项,其中,国家项目4212项,地方项目10544项。根据火炬计划2010年发展目标设想,将通过火炬计划培植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300家,超过100亿元的50家。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从1988年8月开始执行的,它是一项推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计划。其宗旨是:发挥中国科技优势,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技术商品产业化、高技术产业国际化。当前,它主要以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激光、新型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与产品作为主要内容。到1990年底,共设立国家级火炬项目近600项,贷款9.64亿元。“七五”期间全国成立了38个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总收入70亿元。“火炬计划”的实施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一些国家表示了合作的意向。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还共同发布了对“火炬”项目的中试产品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以支持该项目的发展。

☚ 丰收计划   三北防护林工程 ☛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

中国政府1988年8月批准的、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一项促进中国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计划。它把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 星火计划   中国科技发展史 ☛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

1988年,省科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与中央一些在湘单位、有关高等院校、省直厅局、企业、地方科委协商后,开始制订实施将高新技术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向产业化、商品化开发的全省“火炬计划”。主要内容是: 今后3年内,全省开发100项高新技术产品,其中1/3出口创汇,创办100个高新技术企业,培训1000名高新技术企业家、经理、“火炬计划”管理人员和科技开发试验区管理人员,为外向型经济服务。近期目标是在微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3个方面作重点发展。计划确定后,省科委即向国家科委上报6个高新技术项目作为国家“火炬计划”,即安农S—1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开发、锑铜合金及其产品开发、不锈钢纤维及产品开发、酶化脱胶的工业化试验、混合少齿差减速器的系列产品、巨型“银河”机的产品开发。全省“火炬计划”拟分两步走: 1988年选少量投资少、保险系数大、效益高的高新技术项目起步; 1989年按照“精心指导,重点突破,典型引路,逐渐展开”的思路,在全省全面展开。为组织好“火炬计划”,尽快形成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省政府和省科委已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省政府从领导上、引导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省科委已成立“火炬计划”办公室,负责计划、组织、联络、承办等事宜。二、制订全省“火炬计划”中长期规划,同时提出配套的优惠政策,近期主要是将国家有关发展“火炬计划”的优惠政策具体化。三、组织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的申报。四、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实施“火炬计划”与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结合起来。创办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 星火计划   巨龙计划 ☛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

中国政府1988年8月批准的、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一项促进中国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计划。它把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 星火计划   中国科技发展史 ☛

火炬计划

我国从1988年起实施的一项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该计划提出的优先发展领域是微电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境保护技术等。该计划提出,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具体组织实施该计划项目。到2002年的14年中,该计划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也对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近12000亿元,比1991年增长136倍,10年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3.5%。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高新技术的企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正在迅速崛起。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Huoju Jihuathe “Torch” Plan

中国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一个指导性计划。该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1998年改为科学技术部)组织实施。
火炬计划的基本宗旨是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中国科技力量的优势,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火炬计划的主要内容:
❶创造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优惠政策和有关法规,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辟资金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组织和实施综合性的改革,开辟国内外信息渠道,建立信息网络,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火炬计划的实施;
❷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人才、技术密集或对外开放环境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开发区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深化改革,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和建立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鼓励和吸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以及广大科技人员到开发区创业,按照“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❸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发明和专利为基础,择优评选和组织开发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和经济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使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火炬计划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包括:新型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境保护和其他高新技术领域;
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走国际化道路;
❺培养实施火炬计划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了解国际高新技术发展概况、熟悉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新型经营管理人才。

☚ 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   中国核武器的研制 ☛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Torch Plan

1988年8月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促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化和实用化计划。这是中国科技界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科技革命的回应,由此中国开始了向高科技产业化的挺进。
“火炬计划” 的推行,主要是要为全国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力量的大中型企业、军工企业以及数十万科技人员进入沿海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政策性保护,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培训干部,疏通技术、人才、资金合理组合和流通的渠道,创造有利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以形成适宜的气候。“火炬计划” 的具体实施措施有: 制定吸引资金、人才和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建立一批志愿者服务中心,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对科技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各种服务; 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训人才,为科技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寻求资金和疏通信贷的渠道。根据该计划,中国在1988~1990年要创办2000个高技术和新技术企业,并促使其与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的联合,开发2000项新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其中三分之二的产品形成规模生产,三分之一的产品出口创汇,在沿海开放地区和内地中心城市建立几十个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高技术和新技术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在北京等地办好几个重点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吸引10万名科技人员参加 “火炬计划”,为高技术企业培训两万名经营管理和国际市场人才。
“火炬计划” 在我国各主要经济区域呈不同发展态势: 珠江三角洲发展呈跃马扬鞭之态势。实施战略为 “齐头并进,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火炬带头人多为新一代农民企业家。高新技术占工业总产值的10%。苏锡常火炬带是1991年5月建立的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微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进行产业化,已形成年产集成电路4000万块,产值4亿元的规模。“突出重点,区域合作,优势互补”,使区域内有明确分工。苏州以培育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常州以发展化学合成制药高新技术产品为主,无锡以开发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上海高新技术占工业总产值的80%。环渤海地区发展呈“摆兵布阵” 态势。实施战略为“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火炬带头人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除京津外,高新技术占总产值3%~5%。中西部地区,其发展态势呈“蓄势” 态势,其实施战略为 “三靠” (靠自己的科技成果,自己的人才,自己的资金) 方针,窗口示范。火炬带头人多为军工企业、国有企业、大院校大科研院所领导人。“八百里秦川” 关中地区,是我国 “一五”,“二五”计划时期的重点,仅陕西省就有高等院校50多所,科研机构1500多个,大中型企业数百家,科技人员100多万,综合科研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
至1995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苏锡常火炬带为前沿,以分布在全国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不同经济区域为辐射走廊,点、线、面相结合,推动高新技术加速发展的大格局; 完成了从过去单纯重技术到重产业化,从小批量到大规模的转移,进入了集团化、多元化、大规模发展阶段。到1991年,国家批准2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邓小平题词: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994年国家级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0000家,从业人员70万,年产值超亿元的106家,建立了70多个创业服务中心,称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在火炬计划的旗帜下,实施国家级火炬1940项,地方火炬4750项,累进新增产值1427亿元,出现了像北大方正、联想集团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 《火炬计划十年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到本世纪末,高新技术将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年销售收入4000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0%。

☚ 星火计划   中国粮食问题 ☛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

促进高技术、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部署和安排。1988年由我国国家科委制定。它首先在一些基础较好的高技术、新技术领域加快产业化进程。近期以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激光、新型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产品为主要内容。设想经过10年的努力,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以及高技术、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有大幅度提高。同时,高技术、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实施“火炬计划”的主要力量,一是经过充分挖掘现有传统产业的潜力,以大中企业为依托的若干企业集团; 二是发挥我国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引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每年创办数百家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形成一批高技术、新技术企业群。

☚ 重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新技术引进计划 ☛

火炬计划huo ju ji hua

Torch Programme

火炬计划

Torch Program (a plan to develop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