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写愁
北宋绍圣四年 (1097) 冬,著名词人秦少游受“元祐党人”案的牵连,被贬郴州,并限期赶到。长途跋涉,山路崎岖,他想起自己满腹才华,屡遭打击,不胜愁苦,便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次》词一首: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少游死后,苏东坡十分悲痛,将这首词抄在扇上,并在后面附了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作跋。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把这首诗和跋书写下来。南宋咸淳二年 (1266),郴州知军邹恭请石匠把米芾写的秦词和苏跋摹刻在苏仙岭石壁上。人称三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