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拗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拗句

拗句

又称“拗体”,即不依平仄格律而加以变化者。在曲中偶有一二语,读之平仄拗戾,棘棘不能上口,而又为字格所拘,是为拗句格。若遇此等句,填词时尤宜用意。如〔集贤宾〕第一句须平平去上平去平;〔长拍〕之第六句,须四个个上声字。诸如此类皆为曲中拗句。清李渔曰:“音律之难,不难于铿锵顺口之文,而难于倔强聱牙之句。”(《闲情偶寄》卷二)如〔小桃红〕、〔下山虎〕等曲,有最难下笔之句。《幽闺记》〔小桃红〕有句云:“轻轻将袖儿掀,露春纤,盏儿拈,低矫面也。”每句只三字,而第二字又必须用平,不可犯仄。其〔下山虎〕中的“懒能向前”、“事非偶然”二句,须仄平仄平,此等拗句教人搅断词肠。近体律、绝有“拗救”之法,而曲不能。李渔有一方便法门,曰:“凡作倔强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成语在人口头,即稍更数字,略变声音,念来亦觉顺口。新造之句,一字聱牙,非止念不顺口,且令人不解其意。”(同前卷二)如“懒能向前”系新构便觉生涩,“事非偶然”系俗语便觉自然。吴梅亦有一法,曰:“若做此等拗句,更宜加倍烹炼,而复出之以自然。”(《顾曲麈谈》第二章)如《紫钗记》第二出〔尾声〕:“你眉黄喜入春多分,先问取碧桃芳信,觑不的你酒冷香销少个人。”字字烹炼蓄笔意,字字自然有笔机。烹炼讲意机交美,浅显而不至语意晦涩。

☚ 去上   拗体 ☛
拗句

拗句

词中不谐声协律的句子称为拗句。此皆与乐曲有关,或不因律害意而使用。田同之《西圃词说》云:“词中有顺句,复有拗句,人莫不疑拗句而改顺矣。”宋词三字以上句式,常见拗句,有的经后人沿用而形成固定格式。如《念奴娇》结句六字,韵脚为仄声,按格律第二字用仄声,第四字应为平声。然苏轼《念奴娇》结句:“一樽还酹江月。”第二字应仄而用平声,第四字应平而用仄声,成为拗句。而后人常用此句式,如张孝祥《念奴娇》结句:“不知今夕何夕。”遂成为此调变格之一。

☚ 折腰句   章法 ☛
拗句

拗句

词也是格律化的,因此,每句的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的词句,即称拗句。如苏轼《念奴娇》:“一时多少豪杰”,格式为“仄平平仄平仄”,但此句正格为“仄平平仄”,其中第二字该仄声而用平声,第四字该平声而用仄声,因此是拗句。

☚ 十一字句   参差句 ☛
000102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