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汉儒生兴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汉儒生兴学

秦汉儒生兴学

秦代颁布挟书令,禁私学令,“焚书坑儒”,是对古代文化学术的严重摧残,儒家相袭很久的私学传授也被迫中断。秦始皇的暴行激起了齐鲁儒士的反抗。《史记》载,“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卒与涉俱死。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 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秦楚之际战争起,齐鲁儒士便进行兴学活动。汉高祖刘邦围鲁时,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由于儒士的努力,秦末汉初儒学经历了由不被重视到逐步受到重视的过程。叔孙通为刘邦制礼仪,使刘邦始知天子之贵,叔孙通因此而位至太常,跟随他的儒生也都得到好处。但因汉初仍不安定,办学尚未能列入要务。孝惠、吕后二代,重视武功之臣。文景二帝好黄老之术,儒学发展迟缓,儒士未有“进”者,朝廷内仅设有少数儒学专经博士。但儒士对办学努力不辍,诸儒士纷纷兴办私学,习儒家经义,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如董仲舒私家传授儒学,“弟子以久次相授业”。申公以《诗》经为训以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余人”。伏生以《尚书》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再如传《礼》的鲁高堂生,传《易》的淄川人田生,言《春秋》的齐人胡毋生,皆儒学传授大师。汉武帝即位,为“大一统”帝国需要,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儒学和儒士受到异常重视。即位初,招方正贤良之士,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以对策三篇名列第一。窦太后崩后,又延用文学儒者数百人,杂习《春秋》学说的公孙弘以白衣升为天子三公,封以侯。独尊儒术推动了学儒风气,“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当时,办学亦列入要务。董仲舒建议兴太学以养士,并以此作为教化天下的基地。公孙弘任丞相后,以丞相之职贯彻于后。他拟订了创办太学具体方案:(1)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在原有博士官的基础上兴建太学。(2)规定博士弟子限额、身分及选送办法。(3)建立管理和奖惩制度。经这两位儒家学者的提倡和努力,太学教育在汉代颇具规模。

☚ 泰山书院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教纲领 ☛
000038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