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城
科威特国家的首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头西岸,人口近40万,建于18世纪,居民多数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是国语。由于1936年科威特发现石油,1946年科威特输出第一桶至今。40多年的建设由波状起伏的荒漠发展为现代化的市容整洁、美丽的城市。全国最高点为海拔275米的西南部的杜卜迪伯高平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随处可见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其中以国家元首埃米尔办公的剑宫、法帝玛清真寺、议会大厦、新闻大楼、电报大楼和许多式样新颖美观的旅馆最引人注目。科威特城地处沙漠,没有河流湖泊,年降水量只有1—37毫米,淡水极其缺乏。早年船运驴驮水的局面已为历史,现在科威特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厂,市民工业用水可以自给。科威特酷热,夏季一般在45℃以上,科威特约有60万辆汽车,多集中于科威特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