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私学概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私学概述

私学概述

广西私学在汉代已经存在。两汉间以研究《左传》而闻名的苍梧郡人陈钦、陈元父子就是师承家法的古文经学家。东汉末年,又出现了士家家学,经学家士燮及其兄弟、儿子均为当时饱学之士。当时,一批由中原避乱南来的学者,亦在广西聚徒讲学,作《释名》的著名学者刘熙“往来苍梧南海,授生徒数百人。”三国时期徙放交州的虞翻,多年谛居广西,“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对壮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三国以后,到广西避居、徙放或做官的文人学士增多,其中如陆绩、颜延之,李昌夔、柳宗元、黄庭坚、张天宗等,热心讲学,深受壮族人民的爱戴。到宋代,壮族聚居的地区已有私塾出现。明清以后逐步发展。清末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前,私塾发展较快。如武宣县清末有私塾23间,塾师27人,学生407人,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发展到50间,塾师61人,学生1551人。武鸣县在清末每个自然村都有私塾。几家合办或单家独办。陆荣廷在县城南门自家办私塾,延师教其子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广西实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各地基础学校设立,私塾逐渐减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只有少数边远山区有私塾零星存在。私塾大体可分为三类:❶村塾。
❷家塾;清末曾任两广总督的西林人岑春煊,小时候就在家塾就读;
❸族塾。壮族地区私塾的特点是“规模小,一般仅有塾师1人,学生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学童无年龄限制;无固定学制,无固定教材和教学计划。私塾主要是启蒙教育,教材一般由塾师根据当地传统习惯及塾师爱好自行选定。常用的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幼学琼林》等。教法采取注入式,识字、读书、背书及习字。教师一般用壮语讲解。

☚ 上思壮族民间社会教育   柳州知名私塾 ☛
000020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