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官阶名。汉代置。武职。掌水军。《宋书·百官志》: “伏波将军,汉武帝始置此号,以路博德为之。” 《魏书·官氏志》: “伏波将军,第五品上。太和二十三年 (公元499年) 职令,伏波将军,从第五品上阶。” ☚ 服不氏 凫鸭 ☛ 伏波将军fú bō jiāng jūn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死后,(路)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史记·南越列传》、《汉书·武帝纪》都有此记载。东汉光武时马援曾任此将军。《后汉书·光武帝纪》:"遣伏波将军马援率楼船将军段志等击交阯贼征侧等。"其后,魏晋南北朝多沿置,见《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南朝宋会要》、《魏书·温子昇传》。 伏波将军官名。西汉武帝置,统兵出征,为杂号将军,不常置。东汉沿置。魏、晋、南朝宋皆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四班;陈改为拟八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北齐皆为从五品上,北周五命。隋初定为散号将军,从七品下,炀帝大业三年 (607) 罢。 伏波将军(1)武官名。汉置,掌征伐。《汉书·南粤传》记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东汉时马援亦曾任此职。三国魏沿置,秩第五品,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满充由扬武将军迁任,屯新野。晋以后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与南朝宋秩五品,梁秩第四班,陈秩八品。北朝亦以伏波将军名号褒赏勋庸,北魏、北齐秩均从五品上,北周秩五命。(2)武散官名。隋以伏波将军为散官将军,秩从七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