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禹之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禹之谟1866—1907湖南湘乡(今改属双峰县)人 禹之谟1866—1907近代民主革命者、实业家。字稽亭,湖南湘乡(其乡青树坪今属双丰)人。幼入塾读书,不喜经书,爱读王船山遗著和小说。二十岁在南京投军,当文书,后任粮秣事务,往来江、浙、皖、赣,和各地会党发生联系。光绪二十年(1894年)随湘军参加中日甲午战争,襄办山东、天津向辽东运输粮秣、弹药事务。甲午战争后,倾向于实业救国,拟在长江沿岸开矿,未果。1900年在汉口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活动,事败逃亡日本,在东京学应用化学,还到工厂学纺织工艺。1902年回国,在湘潭创办小型毛巾厂。次年搬至长沙,稍加扩大,并附设工艺传习所。1904年加入华兴会,翌年加入同盟会,为同盟会湖南分会负责人之一,积极推动湖南商会抵制美货,领导湖南铁路废约改归商办运动,创办湘乡旅省中学堂、唯一学堂,并被推为湖南商会、教育会会长。1906年夏力主将留日革命烈士陈天华与姚宏业的灵柩运回长沙,清政府禁止举行公葬,禹不顾禁令,发动万余学生、工人整队送葬,将灵柩运至岳麓山,并游行示威。不久回湘乡参加学界反对盐捐浮收。8月10日被湖南巡抚庞鸿书所捕,在长沙、常德、靖州监狱中受酷刑,断指割舌,矢志不屈。湖南商、学界纷纷营救,未果。1907年1月5日,被绞杀于靖州。 禹之谟
禹之谟
禹之谟 湖南湘乡青树坪(今属双峰)人。字稽亭。早年曾入营幕,与各地帮会头目有联系。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参加自立军起事,事败赴日本学纺织工艺。1902年回国,在湘潭办小型毛巾厂。次年迁长沙,规模稍有扩大,附设工艺传习所。1904年加入华兴会。翌年负责同盟会湖南分会,参加抵制美货运动。1905年,领导湖南铁路废约改归商办运动。次年被选为湖南教育会长和商会会长。同年夏,组织数万群众迎接留日革命青年陈天华、姚宏业灵柩,公葬于岳麓山,又参加学界反对盐捐浮收的斗争。8月被捕。次年1月5日被绞杀于湖南靖县。 禹之谟1866—1907字稽亭,湖南湘乡人。少年时曾当学徒,后入军营任事。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中日战争,负责运输粮饷军械,往来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因功以县主簿选,辞不受。战后一度到长江下游考察矿业,专心研究实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活动,失败后赴日本,八大阪千代田等工厂学纺织工艺和应用化学。光绪二十九年在湘乡、次年在长沙先后开设纺织工厂。光绪三十一年主持建立同盟会湖南分会工作,组织和领导湖南的抵制美货和收回路权的爱国运动。发起成立湘学会和湖南学生自治会,被推为会长。次年组织数万群众迎接留日学生革命青年陈天华、姚宏业灵柩出葬岳麓山,又参加反对盐捐浮收的斗争。后被捕,英勇不屈,光绪三十三年移靖州(今湖南靖县)被绞牺牲。 禹之谟1866—1907民主革命者。字稽亭,湖南湘乡人。早年在南京投军,与各地会党首领有联系,后参与自立军活动,事败逃亡日本。1904年参加华兴会。次年入同盟会,为湖南分会负责人之一。参加领导收回粤汉铁路与抵制美货运动。1906年与宁调元发起数万群众迎接陈天华、姚宏业烈士灵柩公葬活动等,一时影响很大。同年8月为清廷逮捕,不为酷刑所惧。1907年1月被害。 禹之谟 禹之谟1866~1907字稽亭。湘乡县 (今属双峰)人。1894年(光绪二十年)参加中日甲午战争,襄办转运粮秣弹药事务,授候选县主薄,辞不受。1900年在汉口参与自立军活动,事败赴日本。1902年回国。次年在湘潭创办毛巾厂,后迁长沙扩大规模,并附设工艺传习所。1904年加入华兴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湖南分会,为首任会长。旋被推为湖南商会会董和教育会会长。1906年发动长沙各校师生迎接陈天华、姚洪业灵枢公葬于岳麓山,8月被捕入狱。备受酷刑,坚贞不屈。1907年2月被绞杀。其遗族辑《禹之漠史料》行世。 ☚ 钟畸 姚生范 ☛ 禹之谟 禹之谟1866—1907字稽亭。湘乡县青树坪 (今属双峰县)人。早年在宝庆府城布店当学徒。清光绪十二年(1886) 投身湘军,任文书、军需等职。中日甲午战争时,在刘坤一部担任饷械转运工作,因功以县主簿候选,辞不受。1896年至上海,专心研究实业。1900年参与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事败后逃亡日本,学习应用化学和纺织工艺。回国后于1903年在湘潭创办湘利黔织布局,次年迁长沙,扩大规模,并附设工艺传习所,培训艺徒。不久加入华兴会。1905年积极参加收回粤汉铁路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创办湘乡旅省中学堂和唯一学堂,组织学生自治会,大力发展教育,被推为商会会董、教育会会长和学生自治会干事长。同盟会成立后,为同盟会湖南分会第一任会长。1906年夏,发动长沙各校师生及市民,迎接爱国志士陈天华、姚宏业灵柩公葬岳麓山,又领导湘乡学界反对盐捐浮收斗争。8月10日被捕入狱,长沙各界纷起营救。清吏深恐激成事变,秘密将他解往湘西靖州,备受酷刑,坚强不屈。1917年2月6日被绞杀。 ☚ 宋裘 杨卓林 ☛ 禹之谟1867—1907民主革命家、革命烈士。字稽亭。湖南湘乡人。其父经商。他六岁入塾读书,读到十七岁,对四书五经全无兴趣,爱读王夫之作品。1887年,投南京某军营作文书,后担任运输粮秣事务,往来于江浙及赣、皖、鲁等地,与各地会党首领进行联系。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因运输粮秣弹药有功,被保举为县主簿,坚辞不就。战后回上海,专心研究实业,多次在长江沿岸开矿,未成。1900年在汉口参加自立军活动,事败几乎被捕,逃亡日本。先在东京学应用化学,后到大阪千代田工厂学纺织工艺。1902年春,因父病危回国,在湘潭创办毛巾厂。翌年迁厂于长沙,并附设工艺传习所,制做竹木家具。1904年参加兴中会。1905年秋,同盟会成立,他被推为湖南分会负责人之一。他通过湖南商会与该省发动抵制美货运动。1906年领导湖南铁路废约收归商办的运动,在长沙创办了湘乡旅省中学堂及唯一学堂,被推为湖南教育会长和商会会长。同年夏两个著名的留日革命青年陈天华和姚宏业因受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迫害而自杀,灵柩运回长沙,他主张将二人遗体葬于岳麓山,并不顾清政府禁令,发动各校学生一律穿白色制服,整队送葬,影响甚大。不久,由长沙回湘乡参加学界反对清政府盐捐浮收苛政。同年8月10日,湖南巡抚庞鸿书以“哄堂塞署”的署名,下令将他逮捕。消息传出后,湖南商界、学界纷纷营救。庞鸿书深恐激成事变,不敢公开审讯,将他秘密押至常德,刑处永远监禁。9月初,岑春蓂接任湖南巡抚,又转至靖州,利用著名酷吏全蓉镜办理此案。他在严刑之下断指割舌,体无完肤,而终不屈服。在狱里致同胞遗书中说: “身虽禁于囹圄,而志自若;躯壳死耳,我志长存!同胞,同胞! 其善为死所,宁可马牛其身而死,其毋奴隶其心而生!”1907年1月5日被绞杀于靖州。 禹之谟1867—1907字稽亭。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南湘乡青树坪(今属双峰)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投清军营作文书,后任运输事务,常与各地会党首领往来。甲午中日战争后在上海研究实业,曾多次在长江沿岸开矿,未成。后结识谭嗣同、唐才常、毕永年等维新志士,参加汉口自立军活动,事败逃亡日本,先后学习化学和纺织。二十八年回国,在湘潭创办毛巾厂。三十年参加华兴会,次年加入同盟会,任湖南分会负责人。曾参加收回粤汉铁路与抵制美货运动。三十二年发动长沙各校学生迎接陈天华、姚宏业灵柩公葬于岳麓山;又参加学界反对清廷盐捐浮收的斗争,被湖南巡抚逮捕下狱。长沙各界闻讯纷起营救,清吏遂秘密将其押解靖州(今湖南靖县),虽备受酷刑而终不屈服,当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907年1月5日)被绞牺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