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州船政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福州船政局洋务派创办的最大轮船修造厂。又名“马尾船政局”。闽浙总督左宗棠于同治五年(1866年)在福建闽江口马尾山下创办。主要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雇用工人近二千人。次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镇压回民起义,由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接办。制造军用船舰,技术上聘用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所造成的船舰用以装备福建海军,因以法国购进的破旧机械装配而成,质量低劣。还附设福州船政学堂,延师教习英、法两国语文、造船学、驾驶技术。此厂在设备、技术上仍是依靠法国。中法战争中一部分遭到严重破坏。 福州船政局 100 福州船政局即马尾船政局。系左宗棠于同治五年(1866)引进法国技术设备所创办,耗资47万两。法国洋枪队管带德克碑和海关税务司日意格被分别聘任为船政局正、副监督。同治十三年(1874)二人合同期满解聘,局务遂由中国人主持。由铁厂、船厂和水师学堂三部分组成。中法战争中遭严重破坏,生产每下愈况。至1908年,共造船40艘,“皆不堪为重洋角逐战阵之用”(《彭刚直公奏议》),只可供各省巡防缉私。1928年改称海军造船所。1949年10月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Fuzhou chuanzhengju清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1866年(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堂奏议创设,厂址在福州马尾罗星塔。聘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分任正、副监督,负责经办,使用法国技术设备。创办经费47万两,由闽海关四成结款内支拨,常年经费60万两,出自闽海关洋税及闽省茶税。到1868年机器厂、铸铁厂、钟表厂、木模厂、转锯厂、水缸厂陆续建成,雇用工人1000~2000人。1869年6月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下水,至1874年造成轮船15艘,均为木质旧式船。1884年8月(光绪十年七月)遭法海军炮火轰击,损失严重。战后经修复,继续制造兵轮快船。1887年所造铁甲舰“平远号”下水,表明制造水平有所提高。附设船政学堂,内分前后两学堂。前学堂培养造船人才,后学堂培养驾驶人才。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海军造船所”。 ☚ 江南制造总局 北洋舰队 ☛ 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政局”、“闽局”。清政府经营的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主要由铁厂、船厂等部分组成,雇佣工人约1700到2000名。1884年中法战争时,遭受严重破坏。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福州船政局亦称“马尾船政局”或“马尾造船厂”。清代造船厂。同治五年(1866年),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闽江口马尾山下创办。主要由铁厂、船厂和学堂3部分组成。合计厂房工场面积约52.2万平方尺,机器340多台(件),5000吨级船台两个,大型船坞一座,1000吨级修理船槽一个。是中国建立最早、设备齐全、规模庞大的近代造船厂。船政局从创建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停办,总计生产大小舰船40艘,并能自造复式轮机。辛亥革命后,该局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中该厂损失严重。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将大部分机器迁至台湾。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别称“马尾船政局”。清政府设置的规模最大的近代造船厂。同治五年( 1866 )闽浙总督左宗棠任用法国人日意格( ProsperGiquel)、德克碑( Pauld' Aigue-belle )创设于福州马尾。创办经费银47万两,常年经费初为60万两,同治十二年起增为84万两。厂址面积约600亩,分坞内、坞外两大部份:坞内包括铸造、轮机、大铁、水缸、转锯、打铁、木模、帆缆、钟表各厂以及大小炉屋、绘事楼;坞外包括宿舍、衙署、学校以及冶铁、拉铁、锤铁、储藏、砖瓦、石灰各厂,雇佣工人2000左右。光绪十年( 1884 )中法战争时遭受严重损失,此后虽经恢复,但因经费短绌,生产长期不振。迄至光绪二十年( 1894 )共造各种船舰约40艘。辛亥革命后经费愈益拮据,主要靠修理商轮维持开支。1928年改称“造船所”,仍属海军部门管辖。抗日战争期间遭受严重破坏乃至停业。战后曾着手恢复,1949年大部份机器设备为国民党政府拆走。 ☚ 发昌机器厂 马尾船政局 ☛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Fuzhou ChuanzhengjuFuzhou Shipyard中国清朝末年洋务派创立的生产军用舰船的新型军工厂和培养舰船驾管人员的学堂,亦称“马尾船政局”。同治5年(1866年),由闽浙总督左宗堂创办,设在福州马尾,开办费47万两白银。它是清政府官办的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和中国第一家官办舰船驾管人员学堂。筹建之初,左宗堂聘任通晓汉字善操汉语的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为正副监督,总理局中事务,并聘法国技师和工匠50人。 ☚ 江南制造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见“马尾船政局”。 ☚ 马尾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 福州船政局又名“马尾船政局”。清政府经营的新式造船厂。同治五年(1866)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设于福州马尾。机器设备购自法国,创办费耗银四十七万两。草创时主要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遂后又添建了转锯厂、大机器厂、水缸厂、木模厂、铸铁厂、钟表厂、铜厂和储材厂。中法战争时,该局遭受严重破坏。辛亥革命后改称“马尾海军造船所”。1941年被日寇占领。抗日战争结束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