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禅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禅定chán dìng

佛家语。指坐禅时集中心念于一境,冥想妙理。此为修炼成佛的功夫之一。于鹄《题柏台山僧》: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戴叔伦《题武当逸禅师兰若》: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禅定

禅定

佛教修行方法。“禅”为梵文Shyana (昔禅那,意“思维”、“静虑”)的略称;“定”是梵文Sama-dhi的意译。“禅定”就是将散乱的心念,通过一定的方法集定于一处。南北朝菩提达磨以“理入”(即“壁观”)为禅定的方法。唐代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述禅定方法为:“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趺宴默,舌柱上腭,心注一境”。由于禅定以坐式进行,也称“坐禅”。

☚ 参禅   服气 ☛

禅定

佛教术语。意谓心注一境,正审思虑,是佛教成佛的基本功夫。《大乘义章》:“禅定之心正取所缘,名曰思维……所言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

禅定

佛教术语。禅意为静虑,即指敛心静坐思虑义理。定指专注、专一的心境。此为修习佛理的心理条件。二者合称,为佛教修习方法之一,即指心注一境、清除杂虑、专心思虑佛教义理,从而达到佛教觉悟的思维修习方法。依据修持程度的不同,禅定分为四禅定、四无色定等,后中国禅宗进一步扩大了禅定的观念,不再拘泥于坐禅观想的形式,而重在“修心”、“见性”,强调“以无念为宗”,提倡顿悟成佛。

禅定

禅定

佛家养生学术语。禅,梵文“禅那”(Dhyana)的简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意思是心体寂静而能审虑。定,梵文“三摩地”(Samadhi) 的意译,通常音译为“三昧”,意思是住一境而离散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 曰: “问: 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佛教千经万论,都一致地强调禅定的重要,劝诫人们勤修禅定。如传为释迦牟尼最后所说的《佛遗教经》中,以修治堤塘为喻,劝勉众僧: “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佛教修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圆觉经》说:“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天台宗祖师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开篇即云: 佛教所说的五眼、六通、三明、八解脱、十力、四无畏等“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定生。”

☚ 五气朝元   止观 ☛

禅定

佛教名词。“禅”和“定”的合称。禅,梵文Dhyana音译“禅那”之略,意即“静虑”、“思维修”;定,梵文Samadhi的意译,音译“三摩地”、“三昧”。指通过静坐敛心、观想特定对象,获得悟解。是一种神秘主义修行方法。

禅定

禅定

佛教名词,禅和定的合称,为佛教修行方法之一。“禅”是梵文Dhyana(禅那)的略称,“定”是其意义的旁译,故此名梵汉并举。“禅定”就是“安静而止息杂虑”,达到觉悟的意思。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即成禅定。依其入定程度的深浅,有四禅(色界定)、四无色等分别。一般说大乘将禅定与“般若”结合起来,以“智慧”指导禅定,故“止”、“观”并提,“定慧双运”。中国禅宗以“禅”命宗进一步扩大了禅定的观念,重在“修心”、“见性”,而不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境的形式。

☚ 佛教   达赖喇嘛 ☛

禅定

Dhyana;sitting in deep meditation

禅定chán dìng

practice of dhyana;keeping in deep meditation

禅定

禅定keeping still and in deep meditation

为气功锻炼中的一种排除杂念、集中练功意念的方法。

☚ 不寐   产后癫狂 ☛
000030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