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祭灶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祭灶节 祭灶节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啪啪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 百家饭和百家衣 闹洞房 ☛ 祭灶节 祭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 立春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 祭灶节 265 祭灶节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或谓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过小年”。俗传是日灶王上天向玉帝禀报一年的事情,因此家家户户要为灶王送行,祭祀灶王。历代祭灶供品不尽相同,汉代用黄羊,南北朝时用 “豚酒”,宋代用胶牙饧、米饵、鸡鱼、猪头、箕豆、酒等物。明清以后,用糖瓜、灶饼等素食,“二十三日祭灶,供以糖饼、糖瓜、黍糕、胡桃等品,又备草料凉水”。一般人家只供灶糖、草料、凉水,及用秫楷扎成的马和狗。祭灶时,先用灶糖在灶口涂抹(或在灶王爷及灶王奶奶的纸像上的嘴部涂抹,谓之粘嘴),并朗诵:“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见玉皇,好话多说,坏话少说”,然后将灶王像及扎的马、狗在灶前焚烧。祭毕,将灶糖分食家人。 ☚ 腊八 除夕 ☛ 祭灶节 祭灶节jizɑojie民间岁时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每年腊月二十三,无论穷家富户,都要去集市请灶爷、买灶马、秤灶糖、烙灶饼。天黑后开始祭灶,墙上端挂灶王爷像,两旁贴对联,内容常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等。案板上摆放灶糖、灶饼等供品,由长者点燃香烛,焚化旧灶爷像,向新灶爷叩头祈祷。翌日清晨,人们开始洒扫庭堂房舍,赶集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除夕之夜,各家又在灶前烧纸马,摆放供品祭祀,早晚焚香化裱,至正月十五方休。旬邑人这天家家都烙一锅干粮,从集市上买一匹用纸剪成的灶马,请回灶爷像,天黑后摆上案板献供上香,由男女主人向灶爷祈祷。供品必须摆上十二个干粮和用甜萝卜熬成的灶糖,以求灶爷“上天言好事”。也有人家请灶爷拴锁拴儿,保佑孩子长大成人,并许愿孩子十二岁时杀猪宰羊还愿。烧过三炷香,长者铺开黄裱在十二个干粮上逐个掐些碎块,或一些灶糖,包住烧掉,再加些麸子和麦草给竹马。次日早晨把灶灰扔到房顶或崖背上,意即送灶上天。除夕时再接回新的灶王爷,即“回宫降吉祥”。兴平人平年献灶馍十二个,闰年还要献十三个。一般人家都是腊月二十三祭灶,但“张王李赵,二十四日祭灶”。长武县人祭灶时,富户杀猪宰羊,贫户也得杀鸡。灶神堂前还要贴上对联:“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祭品要供于案头,并将毛血沾于像边。建国后,祭灶活动逐渐淡化,人们这天常打扫室内外卫生,布置房子,准备年货迎新春。 ☚ 祭虫王 祭灶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