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薯类作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作物

作物

田稼 农作物 农产物
农作物和桑树:农桑 农蚕
作物的总称:百稼
谷类作物:
春天播种的作物:大春
夏季收割的作物:夏收
秋末播种的作物:小春
秋季收割的作物:秋庄稼
秋熟农作物:秋熟 秋孰
秋末的作物:晚田 晚稼 晚造 晚庄稼
复种的作物:回茬
晚种的作物:
早熟作物:早造
薯类作物:薯(薯芋;红薯;番薯) 苕(白苕)
被风吹动起伏的作物:绿浪
农作物的行:垄(~沟;麦~)
农作物稠密:
(农业上栽培的植物:作物)

另见:种植 粮食 生长1 收获 丰收歉收

☚ 作物   庄稼 ☛

薯类作物tuberous crop

又称根茎类作物。以收获富含淀粉和其他多糖类物质的膨大块根、球茎或块茎为目的而栽培的一类作物。如旋花科的甘薯,茄科的马铃薯,大戟科的木薯,天南星科的芋,豆科的豆薯等。其地下根茎膨大,由薄壁细胞组成,以贮存淀粉为主。除豆薯用种子繁殖外,其余均用根、茎繁殖。

薯类作物

以块根、块茎或球茎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又称根茎作物。按地下利用部分可分为块根类作物、块茎类作物和球茎类作物3类。其用途包括食用、饲料、工艺原料3个方面。薯块含水量约80%。

薯类作物

农作物类别之一。以块根、块茎作为收获物的一类作物。收获物中富含淀粉和维生素,既可食用,又是淀粉、酒精、糖浆工业的原料,或作家畜饲料。

薯类作物

薯类作物

湖南的薯类作物主要是红薯和马铃薯。红薯在湖南省栽培已有248年历史,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旱粮作物之首。民国时期,农民多以红薯为食粮。1936~1948年,全省常年红薯栽培面积235万亩左右,总产量115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在发展水稻生产的同时,大力恢复和发展红薯生产,1952年红薯栽培面积达408.99万亩; 1958年达967.99万亩,是历史上最高年。60年代后,因农田水利条件不断改善,加之改土为田,全省红薯栽培面积逐年减少,但在红薯栽培技术上不断提高,所以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1973年亩产达234.79公斤,总产达133.8万吨,为历史上最高纪录。1990年红薯栽培面积444.79万亩,总产70.80万吨,分别为1949年的219.07%、348.77%。1995年栽培面积450.89万亩,总产93.94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湖南只有个别地方及城郊菜农种植少量马铃薯,作蔬菜食用。1951年全省种植春马铃薯10.40万亩,秋马铃薯1.98万亩,亩产分别为68公斤、43公斤。1955年中共湖南省委提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多种、种好马铃薯,当年扩种秋马铃薯11.45万亩。1958年全省种春、秋马铃薯78.36万亩,总产9.2万吨,创马铃薯生产史上最好水平。60~70年代,马铃薯生产逐年下降,80年代逐渐回升,并有所发展,1995年,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109.46万亩,总产22.08万吨。

☚ 杂交水稻   麦类作物 ☛

薯类作物

tuber cro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