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生产机械化mechanization of potatoes production在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生产过程各项作业中,机电动力和机具的广泛应用。主要作业包括种块准备、整地、施肥、栽种、植保、中耕除草、收获前茎叶处理、块茎或块根收获、运输、分级、贮藏和加工等。其中多数作业项目可以使用通用型机具,栽种、收获、分级和加工等项作业则使用一整套薯类专用的机械。 欧美各国的薯类生产主要是马铃薯。欧洲是世界马铃薯的主要产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这些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马铃薯生产过程机械化。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占有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马铃薯的种植限于北方地区,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少。50年代开始在甘薯和马铃薯的整地、施肥、中耕除草和运输等项作业中逐步使用畜力和拖拉机配套机具;50年代末开始研制应用甘薯挖掘犁和马铃薯挖掘机;70年代末开始小批量生产马铃薯栽种机并研制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但除马铃薯挖掘机应用较多外,其他机具在生产中还没有广泛应用。由于甘薯薯块在土中分布范围大,形状不规则,表皮损伤后影响贮存等方面的原因,机械化收获的难度较大。而适用于甘薯芽栽的机械在中国曾试制出一些样机,但未能用于生产,因而甘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又较马铃薯为低。薯类加工机械在中国有较大的发展。 栽种马铃薯的种块可以是整个马铃薯,也可以是至少有一个芽眼的马铃薯切块。欧美早期的马铃薯栽种机是用人工将种块喂入排薯装置,以后发展了具有自动排薯装置的马铃薯栽种机。 甘薯挖掘犁是最简单的薯类收获机械,由铧式犁改装而成,由畜力或手扶拖拉机牵引,挖出的薯块由人工捡拾。马铃薯挖掘机备有抖动的升运链,挖掘的薯块清除土块和杂物后,可在地面堆放或侧向条放。马铃薯挖抛机是由指杆状回转轮将挖出的土块打碎,同时将薯块抛向一侧。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能一次完成挖掘、分离和清选等项作业。如将挖掘部件换装捡拾装置,也可用于捡拾收获经马铃薯挖掘机或挖抛机挖出后在地面铺放的薯块。在英国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上,有的还装有X—射线土石分离装置,利用对X—射线穿透阻力的不同,将混杂在薯块中的石块、土块分离出去。 收获后的马铃薯在贮存前用马铃薯分级装置按薯块大小分级,并进一步清除杂物,挑出表面损伤的薯块。 甘薯和马铃薯的鲜薯不易贮存,且初级产品售价低、收益少。发展薯类加工机械在各国受到广泛重视。鲜薯加工机械包括薯类清洗机、去皮机以及将鲜薯切成片状、条状、块状或鱼鳞状的薯类切碎机等。切碎后的鲜薯晒干后便于贮存。在一些国家将马铃薯加工成保留全部营养成分的全粉,作为上等食品的原料。也可应用薯类淀粉加工成套设备将鲜薯加工成淀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