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祭喜利妈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祭喜利妈妈锡伯族祭祀习俗。供奉“喜利妈妈”意在女祖宗的保佑下,子孙不断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兴旺之意。过年时给其贴“福”字,贴“供圣喜生聪明子,俸神永保寿男儿”对联。神偶是用九股丝线搓的长绳,又名“索绳”,上系小型(3寸左右)弓箭、板指、箭筒、布条(红、绿)、靴子、嘎拉哈(猪、羊的)、铜大钱、缨帽等小什物。生男孩拴弓箭,生女孩拴布条,娶媳妇栓摇车,每一代长子出生拴一弓箭外再拴一嘎拉哈 (借其“背”音)表示家族又有新一辈人。此行事可谓无文字时代的家谱,后来被锡伯族人视为保护神供奉。平时拢在一起,用毛头纸包好挂室内西北角供位上。即在室内西北角北墙上方贴一张白毛头纸,下有一供板,上摆香、烛、供品等,供板上贴白挂纸。每年旧历除夕,由男主人将其请下,拉开丝绳从屋内西北角房椽扯到东南角,供上香、烛、供品等,按时叩拜。至二月二日将其收拢包好挂回原处。其时吃荞麦面特赫勒。旧社会多供在老院或分支老大家。分户生长子可立之。举行全族祭祀仪式,献牲款待祖神和族人。不分居的,则为一辈长房长子三岁时换一次,仪式与立同。 祭喜利妈妈 祭喜利妈妈锡伯族传统节日,又称祭祖节。为岁时风俗。于农历每年春节至二月初二举行,主要流行于锡伯族农村。喜利妈妈是锡伯族供奉的女祖宗。“喜利”是一根在家中屋里从西北拉到东南的线绳,上面挂个小孩摇篮的模型。生了男孩,在线绳上挂红线扎的小弓箭,或农具模型;生了女孩,挂红头绳、布条或毛巾;兄弟另立门户时就拉新线绳;新一代产生时,拴挂一个大的羊腿关节骨头。“喜利”绳表示世世相继,传宗接代,不忘祖先。平时收藏,节期悬挂祭祀。制作喜利妈妈,最好请家中人丁兴旺、数代同堂的人来帮忙。过年杀的猪头,在祭喜利妈妈时吃最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