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斛夜光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丸 shíhúyèguāngwán 丸藥。因其以石斛爲主藥製成,有明目奇效,夜中辨人識物如常,故稱。佐藥有枸杞子、草决明、五味子、肉蓯蓉等二十二味藥物。主治肝腎兩虧,陽衰陰弱,視物昏花,白内障。參閲元·倪維德《元機啟微》。 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下方。天门冬、人参、茯苓各二两,炒五味子、白蒺藜、石斛、肉苁蓉、川芎、炙甘草、炒枳壳、青葙子,防风、黄连、犀角、羚羊角各五钱,菊花、菟丝子(酒浸)、山药、枸杞子各七钱,牛膝、杏仁各七钱五分,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各一两,草决明八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功能滋补肝肾,清热明目。治肝肾两亏,瞳神散大,视物昏花,复视,及目内障,晶体呈淡绿色或淡白色。 石斛夜光丸眼科常用成药。见于《原机启微》。用天门冬、人参、茯苓、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菟丝子、甘菊花、草决明、杏仁、枸杞、石斛等25味药制成。功用平肝熄风,滋阴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所致的瞳神散大,视物昏花,羞明流泪,头晕目眩及内障等症。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丸出自《瑞竹堂经验方》,由人参天门冬茯苓麦冬熟地黄生地黄山药枸杞子决明子牛膝菟丝子菊花苦杏仁石斛肉苁蓉五味子甘草枳壳青葙子白蒺藜黄连川芎犀角羚羊角防风组成。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而致白内障,翳膜障眼,视物昏花,或瞳仁散大、变色,或羞明畏光,头晕脑胀,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西医学称之为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炎、脉络炎、视神经炎等而见上述症状者,均可用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 大菟丝子丸 二至丸 ☛ 石斛夜光丸shíhúyèguāngwán《原机启微》方。天冬、人参、茯苓各二两, 麦冬、熟地黄、生地黄各一两, 菟丝子七钱, 菊花七钱, 草决明八钱, 杏仁七钱五分, 山药、枸杞子各七钱, 牛膝七钱五分, 五味子、白蒺藜、石斛、肉苁蓉、川芎、炙甘草、枳壳、青葙子、防风、黄连、犀角、羚羊角各五钱。蜜丸, 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至五十丸, 温酒或盐汤送服。治肝肾两亏, 瞳神散大, 视物昏花, 复视与内障, 晶体呈淡绿色或淡白色者。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丸本方出自《瑞竹堂经验方》卷三。原名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下载本方变更药量,易名为石斛夜光丸。《医学正传》卷五所引祖传经验固本还睛丸,即是本方减肉苁蓉而成。方由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生地黄、熟地黄、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一两,枸杞子、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草决明(炒)、杏仁(去皮尖,炒)、甘菊、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羚羊角(镑)各七钱半,肉苁蓉(酒浸,焙干,另捣)、五味子(炒)、防风(去芦)、甘草(炙赤色,锉)、沙苑蒺藜(炒)、黄连(去须)、枳壳(去穰,面炒)、川芎、生乌犀(镑)、青葙子各半两组成。上药除另捣外,用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功能滋肾平肝,清热明目。主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内障目暗,瞳神散大,视物昏花。 ☚ 明目地黄丸 驻景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