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督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督脉 督脉奇经八脉之一,人体中央贯彻上下之脉。“督”者“都”也,都为中之意,为人体阳脉之总纲,故名督脉。其循行路线;起于尾闾骨端长强穴下的会阴部,循脊柱正中线直上至颈项风府穴,脉气入于脑部,上巅,下循至鼻部。见《素问·骨空论》。 ☚ 任脉 带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其他部 > 經絡 > 督脈 督脈 dūmài 經脈名。爲奇經八脈之一。因其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爲陽脈之總督,故名。其主行路綫,始於長强,沿脊柱内,上行風府,入腦至顛,沿額下行達鼻。主要病癥爲脊强,反折,頭痛,項强,癲狂,眩暈。始見於秦漢典籍,沿稱至今。《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别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内後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内眦,上額交顛上,入絡腦,還出别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又:“督脈爲病,脊强反折。”《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督脈行脈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長强,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 督脈循行圖 (《醫宗金鑒》) 中间 中间间(之~;其~;当间;居~;行~) 际(空~) 中(中央;~心~层;~流;当中) 督(~脉) 半(~途) 次 当央 当腰 另见:位置 要地 好地方 ☚ 里 向着 ☛ 督脉奇经八脉之一,代号DU。出《素问·骨空论》。其循行路线,《针灸甲乙经》:“《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按: 《难经·二十八难》原文无后三句)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向后沿脊柱里边直上,至风府穴处进入脑部,上行巅顶,沿着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育等(图126)。 图126 督脉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精,所以称“阳脉之海”。它的循行路线:起于胞中(女子胞宫,男子精室),下行至阴器,至会阴部,经尾闾骨端,沿脊柱中央上行于脑,上至巅顶,再由前额中间下行至鼻柱,止于上齿龈中间,与任脉、足阳明经相交。它的支脉自长强穴走向任脉,由小腹直上,贯脉中央,上膈注于心。上喉环口唇,系两目之下中央,上额抵巅顶,入络于脑。又一支脉自脑下项,循肩胛,过大杼穴,挟脊抵腰中,入循脊旁肌,络肾。督脉有病时,主要有脊柱强直、角弓反张、昏迷、抽搐等脑、脊髓的神经症状,和咽喉干燥、小便不通、痔疮、遗尿、疝气、脱肛、不孕等。 督脉Du Channel既为十四经脉之一,又是奇经八脉之一。此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部,上行沿脊柱之内侧达风府穴处,进入脑内,再上行头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到上唇系带处。督脉和十二经脉中的阳经相交会,具有总率各阳经的作用。掌握本脉循行及其功能在诊治疾病及选取本脉针灸穴位时具有重大意义。 督脉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其循行路线,《针灸甲乙经》:“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难经·二十八难》原文无后三句)。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遗溺癃闭及妇女不育等。 督脉dūmài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其主行路线从会阴部开始, 向后沿着脊柱内上行, 到风府穴处入于脑,上行头顶, 沿额、鼻柱至上齿。本脉的病候多与诸阳经的病变有关。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 角弓反张, 女子不孕等。 督脉 督脉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首见于《素问·骨空论》,在《难经》中又有了进一步的论述,到《甲乙经》中对其所属诸穴才有了记载。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和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中阐述得较为详尽。“督”有总揽之义,它是诸阳脉之纲,诸阳经均交会于此,故称为“诸阳之海”。古称后衣缝为“𧝴”,在此有部位相应之义。 督脉示意图 病候 脊柱强直,角弓反张,癫痫,冲疝(少腹部上冲心而痛,二便不通),不孕,小便不通,遗尿,痔疾,咽干等。 本经腧穴 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二十八穴。 ☚ 任脉 冲脉 ☛ 督脉du (/back midline)channel 督脉Du mai 督脉dū màigovernor vessel; Du meridian; Du channe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