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头痛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头部症状

头部症状

头痛病:痟(痟疾) 头风
神经衰弱:心虚 神衰
头昏:昏(昏沉;昏眩;头脑昏沉;头昏脑眩;昏头昏脑;昏头打脑;昏头搭脑;昏头晕脑) 晕(晕晕;晕眩;晕迷;发晕;头晕;晕东东)眩(眩晕;眩曜;眩转;眩耀;眩掉;头眩;头~眼花;头昏目~)头迷 闹慌 发懵
眼花头晕:瞀眩
目眩昏晕:瞀瞑
惊悸眩晕:战眩
惊惧而眩晕:惊眩
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晕船:苦船
头脑发昏,不辨方向:晕头转向 昏头转向
用药后产生的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瞑眩
精神受到严重刺激而发生精神病的症状:发疯 发痴 风发

☚ 病状   五官症状 ☛
头痛病

头痛病

本病系以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较多见,亦伴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发病原因,多由气血相搏,巴达干、希拉激增而上亢,或阻塞经脉,浊邪上踞所致。感受寒热湿邪,过用烟酒,经常失眠,身体衰弱,外伤,食物不消化而胃肠受损,外感粘毒以及眼、耳、鼻病余邪上逆,均为引发头痛的因素。从病因分,有赫依性、希拉性、巴达干性、血性、赫依希拉性、赫依血性、巴达干希拉性、聚合性和白脉性等九种。
赫依性头痛 症见眼眶、颞部刺痛,或在前额与眉间暴裂般胀痛,并有阵阵加剧之势,伴头晕、耳鸣,不能安眠,脉象芤,尿清澈多沫。治宜以抑赫依、通络、止痛为原则。药物投阿魏五味方,用羊骨汤送服,或用天灵盖三味汤或沉香三十五味散,煎于羊肉汤内温服。如因肾赫依余邪上逆而致者,宜十三味大红汤加桧叶内服。
希拉性头痛 症见头痛,口苦,恶心,向阳就火则加剧,脉象细而数,尿色黄。治宜以清希拉热,止头痛为原则。药物可选用地丁五味汤或钩藤六味汤为主剂内服。如若热希拉成分大则可投无敌宝丸;寒希拉成分大则投黑冰片十味方内服。
巴达干性头痛 症见头自觉重坠而发凉,或重物压顶感,或胀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脉象沉而弱,尿白色等。治宜以祛巴达干,止头痛为原则。药物用小茴香五味汤为主药内服,或投五味石榴方,用羊头汤送服有良效。外治可取百会穴、囟门穴等火灸。
血性头痛 头跳痛而烘热感,小尖脉怒张,伴见目赤颧红,鼻衄,脉象粗而满,尿赤黄等。治宜以清血热,止头痛为原则。药物宜十三味红花密诀散或六味峻利散为主药内服,外治取额脉放血有良效。
赫依希拉混杂性头痛 症见前额、眼、颞部疼痛,每于午前病势加重,脉象芤而数,尿黄等。治宜以祛赫依希拉之邪,止头痛为原则。药物用土木香十味汤,或天灵盖九味方(天灵盖三味汤加三籽、漏芦花、查干榜𠯫、玫瑰花等分,共研细末),用土木香四味汤送服。
赫依与血相搏而致头痛 症见头痛头晕,目眩,发热畏寒,恶心,口干舌燥,脉象细而数,尿赤黄而气味蒸气大。治宜以调理赫依与血,止头痛为原则。药物宜骚血普清散或六味峻利散内服。
巴达干希拉性头痛 症见头重坠感,恶心,时而呕吐,食欲减退,向阳就火或饮酒时病势加剧,脉象沉而紧。治宜以祛巴达干希拉之邪,止头痛为原则。药物宜甘露白丸加玫瑰花,与土木香四味汤交替服用,或可投七珍汤多次内服。
聚合性头痛 症见头骨及眼眶作痛,头顶重坠,全身痠楚,不时无故发作,脉象粗而滑,治宜以散聚止痛为原则。药物投二十五味大汤开水冲服,或投二十一味寒水石散,用二十五味大汤煎汁为引送服。
白脉性头痛 主要在枕部疼痛,肩、颈部牵强而麻木,头晕。治宜以利白脉,止头痛为原则。药物用十三味大鹏金翅丸或如意至宝丸为主药; 或可投十七味沉香方加广枣、决明子内服,外治肩部或枕部施以拔罐法。

☚ “亚玛”头虫病   眼睑病 ☛
000220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