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睡眠障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shuimian zhang’ai儿童的睡眠时间一般较成人长,由于某种原因,如过度兴奋或紧张会引起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等。儿童由于年龄不同,其自然睡眠习惯也不同。如有的睡眠特别好,睡眠过程中从不醒来,入睡时也不需大人陪伴或拍摇; 有的则睡前必须有大人陪伴或拍摇, 否则难以入睡;有的甚至出现夜惊、梦魇、梦游等。儿童的睡眠习惯是由大人养成的。初生婴儿一般整天睡觉,只有吃奶时才醒;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睡眠时间和习惯会因环境和教养方式的影响而不同。如,正常健康的孩子喂饱及换干净尿布后,即可入睡,而有的过于疼爱孩子的父母经常拍摇孩子,使孩子形成非拍摇就不能入睡。而有的父母不给孩子规定睡眠时间, 晚上睡前让孩子任意兴奋地玩或看电视, 使孩子的精神过度紧张和兴奋而导致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 ☚ 失眠 心理运动功能障碍——晃头 ☛ 睡眠障碍somnipathy任何睡眠时间的增多或减少,睡眠中的深度与效果发生改变均叫睡眠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睡眠是正常生理现象,正常睡眠可以降低某些代谢,恢复清醒时维持工作器官与组织的疲劳,尤其是精力可得到恢复。所有人每日都有睡-醒周期,正常人睡-醒周期规律,时间准确,睡眠与清醒时身体状态、功能活动正常。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多见的为全身各种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各疾病(脑炎、脑膜炎等)引起的头痛;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吐、泻、疼痛;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胸痛;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压过高(过低)、心悸、心绞痛;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尿频、疼痛;内分泌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酮中毒、尿毒症等。有些精神性因素亦可引起,如过度紧张、疲劳、激动、恐惧、惊喜、悲哀、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亦有很多由药物引起者,如应用中枢兴奋药物等。亦有的由生理因素引起,如改变工作环境、或身体本身的变化(喝浓茶、娱乐过度、晚餐过饱、饮水过多)。上述诸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表现轻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原发病得到治疗后即可恢复。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睡眠是每昼夜规律发生的生理状态,此时活动减少,意识受抑制,但可被唤醒。睡眠中,全身的肌张力松弛,本体感受器和腱反射的应激性下降,但眼球活动增加,瞳孔缩小,偶见伸性跖反射,血压稍下降,呼吸与心率减慢,全身氧消耗量提高,并且中枢神经对机体整复的活力增强。 ☚ 晕厥 昏迷 ☛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睡眠是每日周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生理状态,与觉醒期相交替。睡眠期意识受到抑制,与外界环境脱离接触,但可被唤醒。 表1 各期睡眠特点
表2 失眠的原因分类
(1)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惊醒程度减退和不可阻止的发作性睡眠。多数患者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症状,合并猝倒症者占70%、合并睡瘫症与入睡前幻觉者约占25~30%;四种症状均存在者称发作性睡病四联症,约占病例总数的10%。发作性睡病不多见,男性罹患多于女性,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以10~20岁者最多。少数有脑炎或颅脑损伤史,但尚无病理解剖的根据。个别有家族史。患者平时的惊醒水平较低,每日可有数次短暂的发作性睡眠,多在饭后或单调的情况下发作,也可发生于进食时与讲话等活动中,睡眠不深,可被轻度的刺激所唤醒。睡眠时间一般不超过十余分钟,如在躺下时睡眠则可持续一小时以上。 猝倒症在强烈的情感刺激,如大笑、发怒、惊慌等情况下发作,突然发生局部性肌强力减退与运动抑制,表现为头前倾、膝屈曲或握拳不紧、复视、面肌松弛、垂睑,重症者全身肌肉松弛甚至倾跌于地面,但意识清醒。一般持续1~2分钟,情感刺激消除后症状也消失。 睡瘫症伴发于发作性睡病,也可单独发生。多数发生于刚睡醒后,也可发生于将入睡时,偶可出现肌弛缓性瘫痪,如不能动作或出声。呼吸肌与膈肌一般不受影响,常伴幻觉。发作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偶有长达数小时,旁人触及其肢体或与之谈话时可中止发作。 入睡前幻觉多为视、听等,内容多鲜明,可与睡瘫症并发,且多发生于睡瘫症的开始阶段。 (2) 特发性睡眠过度:本症与发作性睡病相似,但白天嗜睡较易克制,入睡后睡眠时间较长,24小时内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少数有遗传史。 (3) Pickwickian综合征: 是一种肥胖、嗜睡、通气功能不足与红细胞增多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嗜睡与睡眠中的发作性呼吸暂停,夜睡中可发作呼吸暂停数百次,每次10~20秒,最长可达2分钟。由于夜间睡眠受干扰,因而日间嗜睡。发作时脑电波变慢,可伴有心律不齐、血压增高、肺动脉高压、高二氧化碳血症、红细胞增多症。 (4) Kleine-Levin综合征: 表现为发作性嗜睡、贪食与躁动不安。嗜睡可持续数日至一周,每年3~4次,贪食量可三倍于正常人。起病在10~20岁,男性罹患多于女性,至成年后可自愈,发作时脑电图偶见θ活动,发病可能与癫痫有关。 (5) 嗜眠性脑炎: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流行性疾病,可能为病毒感染,病理解剖发现中脑、底丘脑、下丘脑神经元病损,临床表现为昏睡数日至数周。 (6) 非洲锥虫病:是非洲昏睡病的常见原因,病变在中脑和第三脑室的室壁。 其他睡眠障碍 有以下六点。 (1) 瞌睡时惊跳: 瞌睡与入睡困难的人,尤以精神紧张和焦虑症的患者,在睡眠开始时可出现下肢、躯干的惊跳,常伴有恶梦和感觉性发作。 (2) 夜惊: 多发生于儿童,于入睡后半小时内在NREM第3或第4期中,突然醒来,表情恐惧、尖叫、心率增快(150~170次/分)、呼吸深快,偶可伴幻觉,每次发作1~2分钟,也可与夜游伴发,醒后无所记忆。多于成长后自愈。成年患者多有精神障碍,尤其是焦虑症。 (3)梦魇: 发生于眼快动期,成人与儿童均可罹患。也有发生于抑制REM期的安眠药撤停后的REM增多期。发作经历多为恶劣的梦境,伴恐惧或躁动状态,多数很快缓解,对梦境能详细回忆。梦魇长者可伴有睡瘫病。发热、消化不良、精神紧张等均可诱发之。 (4) 夜游: 是一种睡眠中的自主动作,出现低于正常觉醒水平的意识状态和对环境的简单反应能力。患者在睡眠中突然坐起、或起立行走、或进行一些熟悉的动作,与之会话可无反应或仅作喃喃短语,每次发作数分钟,事后并无记忆。发作时间在少梦的NREM第3、4期,故实际与梦无关。成年人夜游患者常伴有精神分裂症或神经官能症。 (5)遗尿: 单纯性遗尿主要指清醒时排尿功能正常,但睡眠中排尿于床,通常无器质性疾病,罹患多为4~14岁儿童,偶见于成年人,可与脑发育不良有关。膀胱较正常人小,膀胱内压阵发性增高、觉醒比正常人迟缓,遗尿多发生在前1/3夜的NREM第4期,与梦无关。遗尿前脑电图先出现δ波,并伴有躯体的运动。鉴别诊断上须注意除外器质性疾患,如泌尿道感染、结石,脊柱裂等畸形,糖尿病,癫痫,脊髓和马尾的病损等所致的遗尿,这些患者多有白天的尿失禁。 (6) 其他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常于夜间发作疼痛而影响睡眠。冠心病患者REM期可出现心绞痛发作。心病性哮喘常于夜间发作,但与睡眠期无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NREM 3、4期缩短。老年性痴呆、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与苯丙酮尿患者的REM期与NREM期减少。 ☚ 味觉障碍 智能低下 ☛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分为4类,睡眠时间较同龄儿童少;过多;睡眠觉醒程序障碍,如因睡眠调节或觉醒异常而嗜睡;常伴随夜惊、夜游等症。 ☚ 晕厥 惊厥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