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又称“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指一国将全部或部分对外贸易归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和组织统一经营的制度。我国的对外贸易实行统制政策,由国家统一领导、控制和管理对外贸易活动。

☚ 对外贸易统计价格   对背信用证 ☛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State Monopoly of Forgign Trade

苏联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建国初期,在对外贸易国有化的基础上确立了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的原则,将一切进出口业务都交由指定的专门机构来经营,禁止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新经济政策时期稍有松动。30年代形成了以国家的高度集中的外贸管理体制,其特点是,外贸活动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按专业原则建立的进出口联合公司是进行具体外贸业务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外贸部是监督和领导外贸活动的职能机构,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同国际价格脱钩,国家统负盈亏;对外贸易的运输业务也由国家统一经营;外汇实行统收统支。1965年经济改革以后变动不大,只是在坚持外贸国家垄断的根本原则下,加强了工贸联系,适当扩大了外贸企业的自主权。1987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完善对外经济管理措施的决定》,从1987年起,苏联有20多个部和主管部门,以及170个大型联合企业,有权直接对外经营进出口业务,可在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外汇自我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外贸活动和建立自己的外贸公司,打破了外贸部门独家垄断的局面。

☚ 价格调整基金   外贸联合公司 ☛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亦称“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一国将全部或部分对外贸易归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和组织统一经营的制度。它表现为: 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政策和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外贸公司; 确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组织及其活动范围; 制定进出口计划; 确定进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运用税收、信贷、利息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管理措施和办法,对其活动进行统一调节和控制。例如,前苏联于1918年4月公布了“关于苏俄对外贸易国有化”的法令,实行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规定一切进出口贸易均由国营机构专营,任何个人不得经营。我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也实行了对外贸易的国家专营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战时实行对外贸易国家专营,以确保战略物资的优先供应,在平时则实行部分专营,即对某些特定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机构专营或委托垄断组织经营。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这一制度,旨在排斥外商在本国经营的进出口业务,维护民族经济独立。

☚ 对背信用证   协定贸易 ☛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亦称“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一国的对外贸易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和组织统一经营的制度。1918年4月,苏联开始实行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所有进出口业务均由国营企业专营,不准任何个人经营。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战时也实行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在平时则实行部分国营,即对某些特定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机构专营或委托垄断组织经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也有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外商对进出口贸易的控制,维护民族经济的独立自主。

☚ 水货   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 ☛
000065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