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释义
❶ 伤寒著作。 7卷。高宗善(余庆)撰。作者仿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之体例,将原文与注文融为一体(原文以人名线标示)。在病因方面,强调“必明人身脏腑之所主,气血之所游,方能明其邪之所结,病之所涉”;治疗方面,强调“必明其水化气,气化水,水凝而为痰之理,然后则治法易知”。 并将六经以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分为十二经。注文多引述前贤之论及当时西方医学理论,予以参照诠释。 现存1929年作者自印本。 ❷ 伤寒著作。 江苏省中医学校伤寒教研组编著。此书系《伤寒论》教材。 全书依据明赵开美本将《伤寒论》条文分类归纳,重新编次,详加释析。书中注意结合临床实例推阐仲景原旨,讲述辨证施治理论原则。 1958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❸ 《伤寒论》注本。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此书前为概论,后为《伤寒论》阐注内容。 概论部分简述伤寒的涵义、伤寒六经概念、六经病证以及《伤寒论》的辨证施治。原文阐释部分,将条文整理编次,以提要、释义、选注和按等分项论析。“提要”概括所列条文之要义,“释文”、“选注”力求简要,其“按”语著重阐发原文义蕴。书中还针对原文中较为生僻晦涩之词予以词解。 196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