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列异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列异传 列异传志怪小说。《隋书·经籍志》作魏文帝(曹丕)撰,但书中所记有曹丕死后事。《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作晋张华撰,亦不可靠。此书当为魏晋人作。三卷。大都记述神鬼怪异之事,其中的《宗定伯卖鬼》、《鲁少千除蛇妖》、《何文得金》等,为民间传说故事。原书已佚,鲁迅从古籍中辑得50则,编入《古小说钩沉》。 ☚ 桑树柴煮龟 鲁少千除蛇妖 ☛ 列异传 列异传志怪小说集。旧题三国魏曹丕撰。或题西晋张华撰。据书中内容考知,当为魏晋之际人作,约成于魏明帝至晋安帝年间。所记皆怪异荒诞之事,文字朴实,间用讽刺之笔。原书三卷已佚。今仅存五十则。有《古小说钩沉》辑本。 ☚ 笑林 博物志 ☛ 列异传 列异传亦题《列异记》。三国魏志怪小说集。旧题曹丕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为一卷,已有阙失。宋后原书佚。《太平广记》载录十五条,吴曾祺《旧小说》辑录七条(《泰山黄原》一条误抄),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五十条,郑学弢校注《列异传等五种》本辑五十一条。鲁迅谓:“文中有甘露年间事,在文帝后,或后人的增益,或撰人是假托,皆不可知。两《唐志》皆云张华撰,亦别无佐证,殆后有悟其抵牾者,因改易之。惟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后魏郦道元《水经注》皆已征引,则为魏晋人作无疑也。”(《中国小说史略》)《列异传》内容,记“序鬼物奇怪之事”(《隋志》)。从现存佚文看,主要可分为二类:(1)以浪漫色彩的故事,反映人民群众的爱憎。如《三王冢》关于“眉间赤(尺)”的神话,写残暴的楚王怕干将去给别人铸剑,借口杀死他后,又搜捕其儿子。其儿子赤为了消灭暴君,自刎献头。那位山中侠客,以献赤头为名,豁出性命而杀死了楚王。作品体现了人民群众团结互助反对暴政的强烈复仇精神,又如《望夫石》,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战争造成夫妻分离的怨愤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韩凭夫妇》写“宋康王埋韩凭夫妻,宿夕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交颈,声音感人。”控诉了统治者的荒淫暴行,歌颂了始终不渝的爱情和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蒋济亡儿》写蒋济凭借其地位和权势,为亡儿托人情,更换亡儿阴间的职务,“后门”竟开到阴间去了,这是现实社会的真实投影;揭露了特权阶层的无孔不入,很有积极意义。(2)通过不怕鬼怪的故事,宣传人定胜鬼妖的思想。如:《狸髡》写刘伯夷夜宿惧武亭,捉住狸魅,而烧杀之,为民除害。《鲁少千》记鲁少千能不为鬼魅所赠巨额钱财所动,而终于杀死鬼魅——蛇精。《细腰》写何文居凶宅而不惧精怪,终将物怪挖除。《定伯卖鬼》是一篇著名的不怕鬼的故事。宗定伯不怕鬼,才敢捉鬼;他了解鬼性,才能捉住鬼而把鬼卖掉。这就赞扬和肯定了人的力量。《列异传》中不少作品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离奇,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如《谈生》写谈生与已死的睢阳王女鬼身恋爱的故事。睢阳王女鬼身,“来就谈生为夫妇”,乃戒谈生曰:“我与人不同,勿以火照我也,三年之后方可照。”二年后,谈生以火照妻身,见其腰上生肉如人,而腰下则为枯骨。既破戒忌,只得离别。情节描写十分动人,王女被描写为性格善良、坦率而可爱的女性形象。又如《紫玉与赤玉》写江严遥见一美女,就向她靠拢,但她则隐去,如此忽隐忽现好几次。想象丰富,情节奇幻,意境优美,颇具民间故事味道。《列异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第一部优秀之作。它继承汉末《异闻记》杂记鬼怪异闻的形式而更有发展,使志怪小说进一步突破杂史和神仙传记的内容与形式的局限,而大大扩展了志怪小说的题材范围,奠定了六朝志怪的格局。是书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颇大。东晋干宝撰《搜神记》,大量采用《列异传》中故事,而描写则更为婉转,踵事增华,后来居上。 ☚ 曹丕 列异记 ☛ 《列异传》《列异传》
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卷,题魏文帝曹丕撰。《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皆称晋张华撰。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则说:“意张华续文帝书,而后人合之。”此书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后魏郦道元《水经注》皆有征引,所以肯定是魏晋人作品。原书已佚,今有鲁迅辑得五十条,收入《古小说钩沉》。所记尽为先秦至魏晋的怪异事件。记述偏重人物,篇幅一般较长,结构较完整,情节也较曲折。其中《宋定伯》、《谈生》等故事,最为著名。 列异传笔记小说。魏曹丕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此集旧题魏文帝(曹丕)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卷数同,而撰人则改题张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撰人同《旧唐书》,而卷数则减为一卷,或已有阙失。宋以后未见著录。原书已佚,而晋唐人著述颇引用。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五十则。今人辑本增《韩凭夫妇》一条,而去其窜入甘露、开始年间曹丕身后事五条,存四十六条。此编多集早期与史事有关的奇人异事。如《陈宝祠》、《旄头骑》等有怪诞成分,然而秦人祠陈宝是事实,“宝鸡”这一地名保留至今;秦君以旄头骑为先驱,本有辟邪之意,汉代还沿用为仪仗。其中的《三王冢》、《紫气浮关》,鲁迅据以作《铸剑》、《出关》(见《故事新编》), 《定伯卖鬼》为最早的不怕鬼故事,《鹄奔亭》、《鲍氏骢》为民间早期公案故事。至《冯夫人》之尸,七十年颜色如故,《火浣衫》着火便洁(石棉制成)都具科学资料价值。此书神仙鬼怪故事虽占一定比重,尚未有宣扬佛教的异闻。其中许多篇章为《搜神记》等所共载。今有一九八八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列异传等五种》本(郑学弢校注)。此本除《列异传》外,尚收有东晋祖台之《志怪》十四则;东晋荀氏《灵鬼志》十八则;东晋戴祚《甄异传》十七则;南朝(齐)祖冲之《述异记》九十则。原书皆佚,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佚,此编在此书基础上稍有增益。 列异传三卷。三国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曹操长子,曾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立为魏太子,曹操死后为丞相。公元220年,代汉自立,国号 “魏”。曹丕博学多才,《三国志》卷二 《文帝纪》称他 “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著有 《典论》、《魏文帝集》十卷,已散佚。《列异传》最初著录于 《隋书·经籍志》,唐前史志均有著录。关于作者,因书中有记正始、甘露年间,魏文帝之后事,所以宋人改题晋张华撰,但亦别无佐证。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考:“南朝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后魏郦道元《水经注》皆有征引,所以它无疑是魏晋人的作品。” 在没有发现确实证据前,还是属曹丕撰比较合适。《列异传》的内容是 “序鬼物奇怪之事”,包括树木为怪,动物鼠、鱼、蛇成妖,人死后有灵,鬼魂托梦,甚至能死而复生,以及赞扬方术、尊重神仙,能预卜吉凶、自神其术等。但书中也有不少反映人民意愿的民间故事传说,如《望夫石》、《三王墓》、《韩凭妻》等,都是现实性很强的社会悲剧。《宋定伯》不怕鬼的故事,在志怪小说中堪称佳作。此外《蒋济亡儿》、《谈生》、《刘伯夷》等都是思想性较好的作品。艺术上,篇幅较长、结构完整,情节曲折,不仅有叙述,间或也有描写,而且注意人物形象的刻划,是我国早期较为丰富、完整的优秀志怪小说集。此书宋时已佚,今有鲁迅 《古小说钩沉》本,辑佚文五十条,较为完备。 《列异传》lie yi zhuanRecords of Marvels→曹丕(Cao P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