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直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直音古人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就是用一个汉字为另一个跟它同音的被注字注音,如《经典释文·毛诗音义》里有“逑音求”,“乐音洛”。《康熙字典》:“壕,《广韵》、《集韵》、《正韵》并胡刀切,音豪。”这种方法十分简便,但是如果被注字没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是个生僻字,直音法就很难使用。 直音 直音用一个比较常用的字给另一个同音字注音。如郭璞《尔雅注》:“诞,音但;,音盱;茇,音沛;薕,音廉。”陆德明《春秋左传· 释文》:“轼,音试;邢,音刑;舆,音余;补,音步。”《广韵·拯韵》:“拯,音蒸上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张守节《正义》:“[郦食其],历异几三音也。” ☚ 阳调 反切 ☛ 直音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之一。即直接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注音。其常见的格式有: “某,音某”式,如《周礼》:“拔茅茹。”郑玄注: “茅,音苗”;或直接将同音字附于被注字之后,如《尔雅·释言》: “填,田。”直音法较为简单明了,反切出现之后还经常被采用。从广义上说,读若和读如法也属于直音法。 直音 直音zhiyin以同音字注音的标音法。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用汉字来注音,其形式是“×音某”,或“×读若某”。例如:“拾,音十。”直音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这个字没有同音字,例如普通话里的“丢”字,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是更常见的情况)这个字虽有同音字,但是那些同音字都是生僻字,注了音等于不注,例如“穷”字,《康熙字典》音“𥨪”,以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直音法虽然简便,但不能算是一种好方法。读若譬况,其法取其近似,得不到真确的读音,当然也不好。为了解决标音上的困难,后来以反切代替直音,确是一大进步。 ☚ 仄 读若 ☛ 直音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为被注字标音。如“拾,音十”。“诞,音但”。直音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后代渐用“反切”之法来代替。 直音训诂术语。东汉训诂学家所创造。许慎《说文解字》中已见使用,大量用于东汉末年服虔、应劭等所作传注。原是为弥补“读若”法注音的不足而出现的,但实际运用中范围有所扩大,作用因之增多。凡有三义:(1)汉字注音方法之一,用一个同音字给另一个字注音。基本形式为“某音某”。这是直音的最主要的作用。如《说文解字》“手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