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伤以棍棒为致伤物,打击人体所形成的损伤。棍棒容易获得,又便于挥动,在杀人、伤害等案件中较为常见。棍棒打击时,可形成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挫裂创及骨折等各种程度的损伤。在打击力量较轻的情况下,仅轻微地损伤了表皮、皮下血管及软组织,表现为表皮剥脱伴有长条状皮下出血,其宽度常小于致伤棍棒的直径,棍棒表面的粗糙花纹或特殊结构形态,可在伤痕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若以表面光滑的圆柱状棍棒,打击在面颊、背部等软组织丰满的部位,可表现为一次打击形成两条并行的皮下出血,称为“中空性皮下出血”,其特征为两条出血带间的皮肤呈苍白色,又称“竹打中空”或“两条痕”。如果棍棒打击头部时,由于颅骨的衬垫作用,可形成挫裂创,其形态在垂直打击时多呈直条状,偏击时可呈弧形。棍棒重击时可形成骨折,最常见于头部,木质棍棒打击时,因其硬度小于骨质硬度,故常形成线状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铁质棍棒重击时,可形成舟状凹陷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