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皮肤循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皮肤循环

皮肤循环

皮肤的血流量变化,不仅要适应皮肤本身新陈代谢的需要,并且要适应体温调节中散热功能的需要。
皮肤血管的功能 由深层组织进入皮肤的动脉与皮肤静脉互相伴行,可起逆流交换热能作用,即动脉血中的热可传导到与它贴近的温度较低的皮肤静脉中去,故动脉血液到达皮肤时,血液温度低于深层动脉血液的温度,这对保持体温,防止其过多向体表发散有很大意义。到达皮肤的动脉在真皮内层形成与皮肤表面相平行的动脉丛。由此分出微动脉上升到乳头下,同时其管壁平滑肌逐渐减少,形成乳头下微动脉丛,由此分出毛细血管,形状好象发夹,垂直于皮肤表面。乳头下毛细血管的数量,在人体不同部分皮肤有极大差别,在人体指甲甲皱部分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毛细血管襻的形状以及血流情况。毛细血管血液流回微静脉,在微动脉丛的水平又形成静脉丛,汇合成皮肤静脉。肢体末端皮肤静脉血液回流到大静脉有两条道路可通行: 其一是经由皮下静脉流到肢体近端流入大静脉,在皮下,温度低于身体内部,皮下静脉血液中的热量仍可继续向体表传导丧失; 其二是沿伴行动脉血管的静脉深入内部,这就可防止静脉血液中的热量继续向体表发散,不仅如此,静脉血可从动脉血吸取热量,逐渐加温到体温水平。皮肤循环的调节是通过交感缩血管纤维控制血管紧张度来完成的。人体全身皮下静脉丛的血管容量较大,舒张时容纳大量血液。在失血等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高度兴奋,静脉丛以及皮肤容量血管收缩,估计可以挤出全身血液量的5~10%以补充内脏器官的循环血量,故皮下静脉也是血液贮藏库之一。
皮肤血液循环的调节 人体一些特殊部分如手掌、大小鱼际、手指和足趾等腹侧面、鼻尖、耳垂等处的皮肤,具有动静脉吻合枝,其管壁有丰富的平滑肌缠绕,可控制动静脉吻合枝的开关。平滑肌收缩时吻合枝关闭,舒张时吻合枝开放,大量动脉血由吻合枝直接进入皮肤静脉,增加皮肤血流,提高皮肤温度,有利于温度向体外发散。
皮肤循环主要受神经调节,神经对皮肤血流的调节主要是适应体温调节的需要。当寒冷时皮肤的缩血管神经冲动频率增加,皮肤动静脉血管收缩,动静脉吻合枝关闭,皮肤温度下降,减少体热的丧失。环境温度高时,皮肤缩血管神经冲动频率减少,动静脉血管扩张,皮下静脉丛中血量增加,动静脉吻合枝完全开放,增加皮肤血流量与血液循环速度,使皮肤温度升高到接近体温,促进温度向环境发散:如仍不足以保持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则皮肤汗腺发汗,借汗水的蒸发以发散热量,发汗时也伴随汗腺周围血管的舒张。这种血管舒张的产生可能与汗腺分泌时在其周围产生缓激肽有关。但近来有实验提示,阻止缓激肽产生仍可出现血管扩张。因此汗腺血管还不能排除有舒血管神经支配的可能。皮肤血管与内脏血管的神经调节方向往往相反,皮肤血管收缩时,内脏血管舒张,皮肤血管舒张时,内脏血管收缩。由于动静脉吻合枝主要存在于上下肢远端,故在温度调节中手与足的温度变化最显著。有人估计人体由寒冷环境进入高温环境中,每100克手指组织每分钟血流量由1ml增至90ml,而肢体近端以及躯干皮肤血管的血流增加倍数远不及此。以整个人体的皮肤来说,凉爽天气皮肤血流大约为每分钟300ml,而在极其炎热时可达2L以上,这几占全部心输出量的大约一半,故心功能不全病人盛夏季节对心脏是一莫大的负担,在休克病人身上过多覆盖棉被保暖,也有增加心脏负担的可能。
三重反应 用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因刺激强度不同而引起不同的反应。以钝器轻划皮肤约15s后,可引起刺激处皮肤发白(白线反应),系由于刺激直接引起微静脉收缩所致。如刺激加重,则约10s后在刺激处出现红色(红线反应),系由于微动脉扩张; 刺激更强,可引起红晕,皮肤发红的区域可扩展至刺激区以外的一定距离;如刺激进一步加强,则数分钟后在损伤性刺激作用处将最后出现条痕,这是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局部水肿所致。红线反应、红晕、条痕合称为三重反应。可能与损伤性刺激后局部形成组织胺或ATP、缓激肽等物质有关。三重反应中,红晕区域扩展较远,其机理似乎通过神经,即此现象不因新近切断神经而消失; 但在切断神经几天后远端神经纤维变性时此反应即不再引起。据认为红晕反应是依靠神经轴突的传导,即当皮肤受刺激时,冲动沿皮肤感觉神经内传,而感觉神经又有分支支配小血管,故冲动可沿分支逆向传至血管,在神经末梢释放舒血管物质,引致红晕。它不经过神经细胞体,是不依靠神经中枢的“反射”,故称为“轴突反射”,如图所示。


轴突反射的假说

☚ 内脏循环   骨胳肌循环 ☛
000100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