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牡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牡丹白居易
白居易这首咏牡丹诗,题下有和钱学士作。白居易咏牡丹诗还有《牡丹芳》、《西明寺牡丹花时忆之九》、《秋题牡丹丛》、《微之宅残牡丹》、《惜牡丹花二首》、《重题西明寺牡丹》等。赏玩牡丹,是当时上层社会崇尚习俗之一。李肇《唐国史补》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牡丹品种繁多,以紫红为贵。白居易对牡丹同样也有赏爱之意。只是随着时间、处地,心境不同,对牡丹的态度、感受也就各异。他有赞美牡丹的色与味诗句:“香胜烧兰红胜霞”(《看恽家牡丹花寄李二十》)“个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牡丹芳》),也有感慨惋惜牡丹零落衰飒的:“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微之宅残牡丹》)为了观赏牡丹,甚至“夜惜衰红把火看。”(《惜牡丹花》)在这首《白牡丹》诗中,作者流露了一种颇为不平的愤慨之情,他在替白牡丹鸣不平。 开头两句“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写出了白牡丹徒有牡丹之名,但只因为是白色,却没有得到时俗的重视,竟无人理睬。幸好有钱学士见识与众不同,将这白牡丹从偏僻山寺中移到中庭,终日绕丛赏玩,爱怜不已:“尽日绕丛行,怜此皓然质。”白居易对钱学士“众嫌我独赏”举动给予很高评价。那么,白牡丹究竟好在哪里,使钱学士如此钟爱一见倾心呢?接着“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一句就写出了白牡丹自有不同于红、紫牡丹的长处,即花色白,于夜晚留光使夜不显得黑,而清晨迎接黎明又最先最快。特别是“对之心亦舒,虚白相向生”,使人从中有所领悟。虚与白相互生发的哲理给人以启迪。所有这些,白牡丹不应该得到人们的爱重吗?可众人都嫌,而这白牡丹的皓然质也只能无人自芳馨”,多不公平!接着作者又将白牡丹与名噪一时的玉蕊花相比“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完全象琼瑶一样洁白,可是,大家都争着赏玩玉蕊花,“攀玩众所争”,因为玉蕊花以稀为贵,白牡丹以白为轻。同样白,结局却不同,从对比之中,作者进一得出结论:“始知无正声,爱恶随人情。”这里明显地流露了诗人不满之意。 咏花至此,似乎可以打住了,但白居易所以欣赏白牡丹,为白牡丹鸣不平,不过是托物言志,实际是在为自己一类寒士鸣不平。结末四句由花事联想到人事:“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这里的紫与红既是指牡丹的红与紫者,同时也是暗喻人之权贵穿紫着红者。从写作角度看,点出紫、红,与标题白牡丹是一个照应,尤其是在一番说教之后,来一个双关语,还是很有余味。 很明显这是白居易早期未达时所作,因为后来,白居易也最终拖金披紫,成为入时者了。白居易还有一首《白牡丹》说得更为清楚:“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白居易这首诗作于元和八年(813)“丁忧”期满回朝后任左赞善大夫时。对赞善这一闲职也有所不满。前此,白居易曾任左拾遗,写作了大量讽刺社会现实的诗,那一首题为《牡丹芳》乐府诗作,题下就写着:“美天子忧农也。”可以看作是咏牡丹诗的别调,由牡丹花而涉及到社会问题,深得风人之旨。作者以白牡丹自喻,似乎对白牡丹有特殊的偏爱,以至对红牡丹另眼相看。他有一首《移牡丹栽》说:“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白乐天对红牡丹未免有些挑剔了吧。 《白牡丹》
陈道复 粉态含香露未干,冰肌犹怯晓官寒; 沉香亭北人如玉,一笑东风半倚阑。 陈道复(1483—1544),明画家。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家中富裕,过着“焚香隐几,读书玩古”的闲逸生活。擅写意花卉,淡墨浅色,风格疏朗,与徐渭齐名,合称“青藤、白阳”。亦画山水,笔墨放纵。工行草,善诗文。存世画作有《山茶水仙图》、 《葵石图》、 《四季花图》、 《瓶莲图》、 《罨画山图》等。 这首题画诗,全用映衬、比拟手法,用杨贵妃的美来映衬、比拟白牡丹花,自然贴切,生动传神。据李睿《松窗杂录》载: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 “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李龟年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 白欣然承诏旨,援笔赋之云云。 李白这三首词都是吟咏杨贵妃的美貌的,而以牡丹花来映衬、比拟。第三首写道: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题画诗,全从李白《清平调词》第三首末句化出。首句用“粉态含香”四字描绘白牡丹是最妙不过的了。香气四溢尚为牡丹花的一般特征,但轻粉盈盈之态则非白牡丹莫属了。再加上浥露晶滢,更显得楚楚可爱了。 如果说首句还是把白牡丹当花来写的话,次句则把白牡丹比拟成贵妃了。诗人想象这位娇贵的美人,冰雪一样洁白细腻的肌肤一定忍受不了兴庆宫早晨的寒凉。这一神来之笔,把含露末干的白牡丹花那种娇美柔弱之态写足了。 第三、四两句则进一步想象那美如白玉的杨贵妃半倚在沉香亭北的阑干上对着东风微笑。这是在用典吗?是不是在说,当年的杨妃,欣赏白牡丹花已入了迷,感到她太美了,所以迎着东风在欢笑?还是说这白牡丹太娇美迷人了,简直就是当年半倚在沉香亭北阑干上的玉人儿杨妃在迎着春风欢笑? “诗无达诂”这句话在这里是适用的,我们以为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的。如果是前一种理解,则是以人衬花的映衬手法;如果是后一种理解,则是以人拟花的拟人手法。这首题画诗的巧妙处,便是将映衬和拟人融化成一体,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而它的艺术源头,恰恰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原词《清平调》三首。 白牡丹baimudan花朵形白茶之一。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 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及台湾省有少量生产, 历来销东南亚各国。 白牡丹 白牡丹white peony花朵形白茶之一。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福建福鼎、政和、松溪等地县及台湾省有少量生产。以绿叶夹银白毫心,形似花朵,冲泡水中绿叶夹肥芽,如蓓蕾初开而得名。要求嫩芽、初展1、2叶均密披白毫。制法分萎凋与干燥两个工序。分水吉与政和白牡丹两种,由水仙与政和大白茶良种茶树的鲜芽叶制成。内质毫香鲜嫩,汤色金黄清澈,味清甜鲜醇,是白茶中的上品。销东南亚各国。 白牡丹又称“大白”。白茶类。产于福建政和、松溪、建阳、福鼎等县。外形银白披毫、叶缘垂卷、芽叶连枝、色灰绿、香鲜味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