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树,长庆二年春。 这首短诗写于唐长庆二年(822),时作者为中书舍人。勤政楼当在长安宫中。但凡咏柳,多为惜别与相思之情有关,然而这首咏老柳诗,似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与更为深沉的感慨。 诗以对句起,树是半朽的树,人是多情易感的人,诗人立马途经此处,目睹这株老树,临风而立,更显老态龙钟。“多情”者,多情善感也。那么诗人感的是什么呢?就在白居易写这首诗歌的这一年,时局可谓是国是日荒,河朔再乱,朝廷赏罚失当,作者对此都深怀不满,每上疏皆不见用。这首诗写于这一年的春天,到了八月便自求外任,除杭州刺吏。诗句的背后是否蕴含有这些感触,诗人并没有说,只是描述了一幅诗人立马观柳感慨图,至于感慨的是什么,便留给读者去想象了。后二句交代了这株柳树种植于开元年间,而现在已是长庆二年了,树龄已有百年上下,而诗人自己也已50出头了。诗人交代出这株柳树的年龄,正好证明了诗人的确有着很深的感慨。人世的沧桑,开元天宝的盛世与现今时局的维艰,似都印刻在诗人那忧郁目光所凝视着的这株饱经风霜的老柳树上了。 诗歌以细笔的勾勒,粗线条的挥洒,使得一首短诗读起来颇有起伏。诗歌四句全是对偶句,给人以对比鲜明、感慨良多的感觉。此外,诗歌描写简洁,却语短情长,耐人寻味。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被放逐的诗人于元和末年召还,但是,重回京城,并未能扬起他的政治生涯的风帆。官场的争斗,政局的腐败,人事的变更,终于促使他自请外任——出刺杭州。长庆二年春天,身为中书舍人的白居易在作出选择的前夕,面对长安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心绪万端。当他充重考进士官、登临兴庆宫的勤政楼时,写下了这首寓意深刻的小诗。 诗用五绝写成,每一句都是一个静止的画面。首句写老柳,半朽半枯的杨柳树迎风而立,飘荡着几缕黄黄的柳丝;第二句写作者自己在柳树前驻马而立,久久不肯离去;第三句写那株柳树年代已久,还是开元时期的遗物;末句写作诗的时间——已是长庆二年的春天。诗中前二句与后二句均为对比的意象,构成画面上和深层意义上的对立,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但是,作者将这四幅画面拼接起来,四个不同的场景便有了联系,充分表现出他对唐代开元胜世的缅怀和感叹时事的情怀。 白氏擅长利用生活中的细小环节,借景生情,此诗是这类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中没有一句议论,却不妨碍作品具有深邃的含义,尤其是那“画面”的拼接和移动,显示了白氏独特的诗风和艺术功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