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登徒子好色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登徒子好色赋》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①:“玉为人体貌闲丽②,口多微辞③,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④,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⑤。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⑥,齞唇历齿⑦,旁行踽偻⑧,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⑨,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⑩,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⑾,出咸阳,熙邯郸⑿,从容郑、卫、溱、洧⒀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⒁赠以芳华辞甚妙⒂。’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⒃,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⒄:‘寤春风兮发鲜荣⒅,洁斋俟兮惠音声⒆,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⒇。’因迁延而辞避(21)。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22),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注释①短——说别人的坏话,进谗。②闲丽——雅静而美丽。③微辞——在此指委婉动听、惑人之词语。④阳城、下蔡——古地名,皆春秋时楚国属地。据李善《文选》注:“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可知此处为贵族封邑,故多纨袴子弟。⑤许——赞许、倾心。⑥蓬头挛耳——乱发如枯草,两耳卷曲。⑦齞唇历齿——齞(yan),露,突显。齞唇,嘴唇翘起;历齿,牙齿稀疏。⑧旁行——走路向两旁歪斜,腿脚屈拐。踽(ju)偻:即佝偻,脊柱弯曲驼背拱胸。⑨《文选》在“臣”字后断句,今改在“邪”字后断句。⑩《文选》在“陋”与“目”之间不断句,今改。陋:孤陋寡闻。(11)九土、五都——九、五表多数;九土、五都在此泛指很多地方。(12)熙——通“戏”,游历。(13)溱、洧——春秋时郑国境内二水名。溱水,源出密县(今属河南省)东北;洧水,源出登封县(今属河南省)东之阳城山。二水在新郑县汇流。(14)《诗经·郑风》中有《遵大路》一首,描述男女相爱悦,诗中有“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祛,衣袖。(15)芳华——香花。《文选》李善注“芳草之花”。《诗经·郑风》中《溱洧》篇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jian兰花)兮”及“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之句,写男女春游相赠以花。该句或借此义。李善《文选》注曰:欲赠芳华,恐不受,故先与妙辞以进之。”(16)怳若——怳通“恍”,恍惚失意的样子。(17)复——答赠。(18)寤——悟、觉。鲜荣:鲜花,喻青年人的风采。(19)斋——庄重。李善注此句“言自洁貌矜庄而待惠音声”。(20)李善注此句“谓赠以芍药,欲结恩情,而女不受”。不如无生:不如死去。这是怨词。(21)迁延——退却的样子。(22)过差——过失、差错。 赏析宋玉的辞赋,向以流丽多姿著称。《登徒子好色赋》便是他诸多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以辩说的形式出现,运用构思奇巧的立论,不容置疑的论据,缜密的结构,生动鲜明的词语,使清新的内容在辩驳中像剥笋般层层脱出。作者寓精辟透彻的说理于凝聚着高度语言艺术的记叙描写之中。这便是此赋不因年代久远而剥退颜色、历千古而盛传不衰,一直受到读者殊爱的原因。 这里,就该赋运用语言的绝妙之点,略陈如次。 首先,表现在文字的简繁有度上。作者仅以“所受于天也”、“所学于师也”便对“体貌闲丽”、“口多微辞”二大罪名作了澄清。可谓该简处则简,简得有力;而对“又性好色”却作了大量的驳辩陈述,自“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至“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总共用了130多个字展现了他的自卫与反击。可谓该繁就繁,繁得痛快淋漓。 其次,表现在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精确而又排比的语句进行渲染与烘托,使美者绝美,丑者奇丑。如写“东家之子”的美,有“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一连串的比喻句相排比,就使“美”具体化、形象化,可供读者通过喻体翠羽、白雪、束素、含贝尽情地去联想了。再如写登徒子的妻子也用了“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四个排比句,从长相、举止到质体无处不突出她的丑。 其三,善于进行夸张式的摹写。如第一段中,在“东家之子”出现之前有“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的句子,这是为了渲染深化惊世骇俗的美女出现时的浓郁气氛而采用的大胆夸张。接下去又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夸张描写摹拟“东家之子”的身材、肤色都生得恰到好处,堪称美妙绝伦! 其四,词语流畅,清丽天成。既善化用前人典故成语,也为后人留下不少供沿相袭用的佳句。如第一段中登徒子妻的形象分明脱影于黄帝时的丑女嫫母与战国时齐宣王之丑后无盐(钟离春);第二段“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的景象,显然是《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画面的巧加妆点。而后代曹植《洛神赋》中“穠(丰满)纤得衷(适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的洛神,又何尝不带有宋玉所描绘的“东家之子”的倩影? 登徒子好色赋 题解 原文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花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词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译文 大夫登徒子陪从在楚襄王身旁,诬告宋玉说:“宋玉身材容貌文雅俊美,又多婉丽动听之言,加上本性喜欢女色,希望大王不要带他在后宫出出进进。” 襄王以登徒子的这些话来问宋玉。 宋玉说:“身材容貌文雅闲丽,是从上天那里接受的,说话婉丽动听,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喜欢女色,我是没有的。” 襄王说:“你不喜欢女色,也有什么理由吗?有理由就留在这儿说一说,没有理由可说就退下去。” 宋玉说:“天下的美女,没有谁能比得上楚国的女子漂亮,楚国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我家乡的女子漂亮,我家乡的美女又没有谁能比得上我东邻的女子漂亮。东邻的女子,增加一分高度就显得太高,减去一分高度就显得太矮,搽上粉就显得太白,敷上胭脂就显得太红;她的眉毛像翡翠鸟的青黑色羽毛,皮肤像雪一样晶莹洁白;腰像扎着的丝带一样纤细。牙齿像含在口中的贝壳一样雪白整齐;微微一笑,惑乱了阳城的公子哥,痴迷了下蔡的贵族子弟。但是这个女子登上墙头偷偷看了我三年,一直到今天我仍未答应她的要求。登徒子却不是这样:他的妻子头发蓬乱,长着一双卷曲不能伸开的耳朵,嘴唇包不住疏落落的牙齿,走路歪斜,弯腰驼背,既有疥疮,又有痔疮,而登徒子却喜欢她,让她生了五个孩子。大王请您仔细考虑一下这件事,究竟谁是好色的人呢?” 这时候,出使到楚国的秦国章华大夫也在楚王身边,于是就称赞宋玉说:“现在宋玉极力夸赞他邻居家的女子,我认为的确是一位绝代的美人。我这个愚钝邪僻的人,自认为能够注重品德,现在看来是比不上他了。但是楚国南方冷僻小巷中像我这样见识浅陋的人,眼中所看见的美女,还不敢向您讲呢。” 楚襄王说:“请你为我说说这些美女吧。” 章华大夫说:“是是。我年轻的时候曾外出漫游,遍游了全国,足迹到过五方都会,从秦国的都城咸阳出发,游玩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又在郑国和卫国,溱水和洧水逗留。其时正逢春末夏初的时光,黄鹂鸟鸣声喈喈和谐悦耳,姑娘们成群结队出来采桑。这一带郊野的美女,姿容美丽肌肤含蕴光泽,体态美好容貌艳丽,不必专门修饰打扮。我看见这些美女,于是朗诵了一首诗道:‘沿着大路走呵与你相逢,拉住你的衣袖呵欲与你同归;折一支香草的花朵赠给你,再加上美妙的言词。’这时,姑娘们恍忽忽有所希望却不敢前来,心荡神摇来了又不敢相见。情意浓密而形迹疏远,低头抬头表现各不相同,眼含喜色面带微笑,偷偷一看,眼波流动。那女子也朗诵诗道:‘树木因春风吹拂而苏醒,开出鲜艳的花朵,整洁庄重的花和诗,就是死去也值得。’于是慢慢地告辞离开。因为只是用动听的言词互相倾诉情愫,在感情上相互爱恋;眼睛很爱看她那美丽的容颜,但心中却牢记着道德的观念,虽然朗诵的是爱情诗但恪守的却是礼义道德,始终没有什么越轨的行动。所以是值得称赞的。” 这时襄王称赞说得对,宋玉于是就不必退下。 赏读 宋玉作为由先秦诗赋向汉赋过渡的重要辞赋家,承诗骚而开后世,影响深远。此赋辩锋犀利,杂以嘲戏,散句铺陈,语极纵横。描摹女性,或勾勒,或敷色,神情毕肖,意态两到。刻绘登墙窥视宋玉的“东家之子”,虚实兼施,尤为精妙。“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即《神女赋》“浓不短,纤少工”之谓,此处衍为七字,再缀“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两句,不但辞气酣畅,予人以审美想象余地的艺术功能也更为显著。作者长于铺陈叙述、善于夸张渲染的特点可见一斑。此赋不仅铺叙上有独到之处,而且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宋玉的巧言善辩,楚襄王的昏聩无能,章华大夫的逢迎圆滑,均栩栩而现,令人赞叹。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辞赋篇名。战国楚宋玉作。《文选》见载。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云:“宋玉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文选》李善注世认为“此赋假以为辞,讽于淫也。”或云此篇非宋玉作,然证据不足。本文先写楚大夫登徒子在襄王面前谗说宋玉为人有三大不足:“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要楚王对宋玉复加防备,而襄王转而问宋玉。于是接写宋玉举东邻之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之例洗白,又举登徒子与又丑又病的妻子生有五子之事实,将好色之帽子回敬给对方。再写章华大夫对宋玉的声援。大夫以自己与美女相爱始终守礼的经历,既赞宋玉“守德”,又点明“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之主旨。王文濡评云:“以扬诗守礼作结,欲以遏抑王之淫心。其辞微,其心苦矣。”正见其“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文脉线索。此篇描摹美女颇为成功,如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突出“东家之子”为美中之美者,又直接描写其美貌:“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此篇在结构上对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二赋,在人物描写上对曹植《洛神赋》均有影响。 ☚ 登百尺楼赋 【十三画以上】 ☛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宋玉 [原文]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lian)耳,齞(yan)唇历齿,旁行踽偻(ju lou),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花辞甚妙。’于是处子怳(huang)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mian)。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词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译文] 大夫登徒子陪从在楚襄王的身旁,说宋玉的坏话:“宋玉为人身材容貌都文雅俊美,嘴里会说好多婉转巧妙的话,加上本性喜欢女色,希望大王不要带他在后宫出出进进。” 襄王拿登徒子的这些话来问宋玉。 宋玉说:“身材容貌文雅闲丽,是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嘴里能说婉转巧妙的话,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喜欢女色,我是没有的。” 襄王说:“你不喜欢女色,也有什么理由吗?有理由就留在这说一说,没有理由可说就退下去。” 宋玉说:“天下的美女,没有谁能比得上楚国的女子漂亮,楚国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我家乡的女子漂亮,我家乡的美女又没有谁能比得上我东邻的女子漂亮。东邻的女子,增加一分高度就显得太长,减去一分高度就显得太短,搽上粉就显得太白,敷上胭脂就显得太红;她的眉毛像翡翠鸟的青黑色羽毛,皮肤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牙齿像含在口中的贝壳一样雪白整齐;微微一笑,惑乱了阳城的公子哥,痴迷了下蔡的贵族子弟。但是这个女子登上墙头偷偷看了我三年,一直到今天我未答应她的要求。登徒子却不是这样:他的妻子头发蓬乱,长着一双卷曲不能伸开的耳朵,嘴唇包不住疏疏落落的牙齿,走路歪斜,弯腰驼背,既有疥疮,又有痔疮,而登徒子喜欢她,让她生了五个孩子。大王请您仔细考虑一下这件事,究竟谁是好色的人呢?” 这时候,出使到楚国的秦国章华大夫也在楚王身边,于是进一步称赞宋玉说:“现在宋玉极力夸赞他邻居家的女子,我认为的确是一位绝代的美人。我这个愚钝邪僻的人,自认为能够注重品德,现在看来是比不上他了。但是楚国南方冷僻小巷中的女子,哪里值得向大王来称道呢!像我这样见识浅陋的人,眼中所看见的美女,还不敢向您讲呢。” 楚襄王说:“请你为我说说这些美女吧。” 章华大夫说:“是是。我年轻的时候曾外出漫游,遍游了全国,足迹到过五方都会,从秦国的都城咸阳出发,游玩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又在郑国和卫国,溱水和洧水边逗留。这时正逢春末夏初的时光,黄鹂鸟鸣声喈喈和谐悦耳,姑娘们成群结队出来采桑。这一带郊野的美女,姿容美丽肌肤含蕴光泽,体态美好容貌艳丽,不必专门修饰打扮。我看见这些美女,于是朗诵了一首诗道:‘沿着大路走呵与你相逢,拉住你的衣袖呵欲与你同归;折一支香草的花朵赠给你,再加上美妙的言词。’这时,姑娘们恍恍忽忽有所希望而不敢前来,心荡神摇来了又不敢相见。情意浓密而形迹疏远,低头抬头表现各不相同,眼含喜色面带微笑,偷偷一看,眼波流动。那女子也朗诵诗道:‘树木因春风吹拂而苏醒,开出鲜艳的花朵,整洁庄重地等待你赠与好消息。赠给我这样好的花和诗,就是死去也值得。’于是慢慢地告辞离开。因为只是用动听的言词互相倾诉情愫,在感情上相互爱恋;眼睛很爱看她那美丽的容颜,但心中却牢记着道德的观念,虽然朗诵的是爱情诗但恪守的却是礼义道德,始终没有什么越轨的行动。所以是值得称赞的。” 这时襄王称赞说得对,宋玉于是就不再退下。 〔评介〕 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第十五》中说:“楚襄宴集,而宋玉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文选》李善注也说:“此赋假以为辞,讽于淫也。”这些见解是不错的。宋玉作《登徒子好色赋》的目的是讽刺楚襄王的淫乐无度。 登徒子曾向楚襄王告发宋玉好色,襄王以此问宋玉。宋玉利用登徒子当时不在场的有利条件,采用颠倒黑白的诡辩论的方法为自己辩解。他首先夸耀自己如何贞洁,他东邻之女具有绝代姿容,“窥臣三年,至今未许”,意即自己不为女色所动;进而宣扬登徒子其妻奇丑无比,“而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两相对比,一个是身边有美女而毫不动情,一个是身边有丑妻而使有五子,谁为好色,不言自明。宋玉的清白已是无庸置疑。应该说宋玉使用的这一对比手法,已使登徒子蒙受了好色的不白之冤。但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宋玉为自己申辩时,恰好秦章华大夫在场,由于他的一通议论,就使登徒子好色成了一桩铁案。 章华大夫首先感慨自己虽然一向认为“守德”,但现在看来远不如宋玉,“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我不如宋玉”,这是一个大前提。然后章华大夫用铺陈的手法描述自己见多识广,所见美女既好且多,远非宋玉可比。章华大夫“周览九土,足历五都”,所见女子“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而自己却能顾义守礼。通过这一反衬,不仅说明章华大夫不好色,而他自叹不如的宋玉不好色的美名也就更加突出了。当然,章华大夫在这里使用的仍然是以虚假条件为前提的诡辩论。作者选择章华大夫为自己做旁证,是很有心计的。章华大夫原籍楚国,后到秦国做官,现在出使到楚国,这一特殊身份,对于宋玉赢得这场论辩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祖于楚而仕于秦,使他能够将楚国和各国的事情做对比,增加了谈话的说服力;出使楚国,使他有机会摆出一付客观的态度发表意见,进而从谈话的客观性中收到可信性的效果。难怪楚襄王听了章华大夫的话以后高兴地“称善”,并且做出了宋玉“不退”的决定。 从宋玉使登徒子蒙受“好色”之冤这一事实,说明一个人的思想方法是多么重要。如果看问题主观片面,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那就容易被那些“攻其一点或数点,尽量夸大,不及其余”的诡辩论者迷惑利用。 一般认为,赋是从《诗经》六义中的“赋”演化而来,它具有“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本文中铺写东邻之女的美色:“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种铺陈夸张和极力渲染的写法,早在《诗经·卫风·硕人》中就已出现,诗中描写美人的姿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宋玉赋中描写东邻之女的段落,得益于此可见一斑。 这篇赋不仅铺叙上有独到之处,而且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宋玉的巧言善辩,楚襄王的昏聩无能,章华大夫的奉迎圆滑,均历历在目,充分显示了宋玉文学技巧上的成熟。 ☚ 风赋 高唐赋并序 ☛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见《文选》,题为战国宋玉撰,对此学术界有异议,一般认为乃后人所托。该文叙写宋玉与秦章华大夫关于好色的一段议论。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谗宋玉好色,宋玉反唇相讥,谓登徒子至为好色,因为己邻有美女却不为所动,登徒子妻丑却与之生育五子。秦章华大夫不以为然,又叙说了自己遍游盛地,美女如云却“扬诗守礼,终不过差”的行事。该篇内容本不足取义,其突出特点在于描摹的出神入画,美妙动人,其中对宋玉邻里美女的描绘尤堪称绝:“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简直是一完美的化身,这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创造天赋。 ☚ 风赋 高唐赋 ☛ 《登徒子好色赋》deng tu zi hao se fuRhapsody on the Lechery of Master Dengtu→宋玉 (Song Yu) 登徒子好色赋赋篇名。宋玉作,见《昭明文选》。赋以宋玉和登徒子对女色的不同态度,讥讽登徒子的好色。赋中并藉秦章华大夫对女色的“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为义,表达了“发乎情,止乎礼”的说教。赋中对“东家之子”这位美女的描述,说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而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夸张与形容,极为生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