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痛定思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痛定思痛

谓悲痛过后追思所遭痛苦倍觉伤心。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
●唐韩愈《与李翱书》: “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唐韩愈在经历长期的宦海沉浮后,对做官感到厌倦和痛心。

痛定思痛

经过痛苦之后,回想当时所遭的痛苦,以汲取教训,警惕未来。唐·韩愈《昌黎先生集·与李翱书》: “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世人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常言道:痛定思痛。李承祖死时,玉英慌张慌智,不暇致详。到葬后渐渐想出疑惑来。”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一时痛定思痛,神魂俱乱。”

痛定思痛tòngdìng-sītòng

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指吸取教训,警惕未来。

痛定思痛

(反)至死不悟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悲痛心情平静后再回想过去的痛苦:(黛玉)又想梦中光景,无依无靠,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一时~,神魂俱乱。(八二·1067)

回想

回想

忆(忆想;忆念;回忆;追忆;还忆;省忆;缅忆;遥忆) 追(追念;追想;追思;追怀;追忖;追记;追省;追维;追惟;追寻) 溯 回头 回首 回思 回顾 翻思 缅怀 缅思 缅惟 缅维 浮想 遥想 想象 想像 长想 透视 寻绎 省念
回想久远的过去:遥想
用脑子回想:过(~一遍)
反观回想:观想(冥坐~)
忽然忆起:猛省
痛苦的心情平静后,回想以前的痛苦:痛定思痛 抚痛思痛
不忍回忆过去的情景或经历:不堪回首 不堪回忆 不堪回溯 不堪重省 不胜回首 不堪搔首 回首难堪 更堪回首 岂堪回首 那堪回首 岂堪设想
竭力回忆、思索的样子:抓头挖耳
(想过去的事:回想)

另见:想 思索 往事 怀念 想念

☚ 回想   回忆往事 ☛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bring home the lessons learned painfully; 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 recall a painful experience; think it over after the bitter lesson
❍ 一时~,神魂俱乱。又哭了一回,遍身微微的出了一点儿汗。(《红楼梦》1078) Her mind in a turmoil of anguish,she burst out weeping again until soon she was perspiring.
❍ 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韩愈《与李翱书》) It is just like the man who does not know how to behave whilerecalling a painful experience.

痛定思痛tong ding si tong

recall a painful experience (as a reminder or warning)

痛定思痛

recall a painful experience; 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 bring home a painful lesson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回想当时的痛苦。recall a painful experience, recall past pains, bring home the lessons learned painfully, 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解义】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当时痛苦的情景。
【用法】用于受过挫折后,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例句】事故已过去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近义】痛不欲生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痛苦过去之后,追思当时所遭受的苦楚。有汲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唐·韩愈《与李翱书》:“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 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危恶,层见错出,为世人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痛定思痛

公元1275年,北方蒙古族的元军大肆进攻南宋,很快便兵临都城临安(今杭州)城下。朝中文武齐聚在左丞相府,束手无策。
元军提出,南宋可以派代表前去议和。于是众人便一致推选右丞相文天祥赴元营谈判。为了缓解紧张的局势,文天祥毅然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元营。
到了元营,文天祥慷慨陈辞,大义凛然。他要求元军先行退兵,再谈议和条件。元军统帅伯颜很钦佩文天祥的学识,想以高官厚禄引诱文天祥投降,被文天祥严词拒绝。伯颜又以死相威胁,但文天祥毫不畏惧。
这时,与文天祥一起出使的贾余庆却媚敌投降。于是,伯颜将文天祥扣留下来。
在元军的攻击下,临安终于失守。恭帝率文武百官投降,恭帝的两个弟弟在大臣陆秀夫的保护下逃出临安。消息传来,文天祥悲痛万分,但抗元决心依然未变。
不久,叛徒贾余庆到元都请降。伯颜强迫文天祥随同前往。文天祥佯装前往,乘机乘小船逃脱。
文天祥一行来到真州(今江苏仪征),与守将苗再成共商退敌大计。不料,驻扬州的淮东边帅李庭芝误以为文天祥已投降元军,命苗再成除掉他。苗再成不忍下手,把文天祥送出城。
为了消除李庭芝的误会,文天祥亲往扬州。但李庭芝已下令通缉文天祥。文天祥知道难以解释清楚,就离开扬州。他听说恭帝的弟弟赵昰在福州即位,就乘海船奔赴福州。
沿途,文天祥写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篇,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他把这些诗汇成一集,并用“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句意将诗集命名为《指南录》,表明了他对宋王朝的一片忠心。在他为《指南录》所作的后序中,更有“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语,表达他回忆当时在险境中极度悲痛的心情,以此来激励自己,昭示后人。
后来,人们就用“痛定思痛”这个成语,来表示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倍加伤心。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定:平静;安定。悲痛的心情平定过后再回想当时痛苦的情景。有令人感慨深思之意。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例】经历了那场灾难,人们~,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山体植被。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释义】指痛苦的心情平静之后,再来回想当时的痛苦。
痛:??. ??. 定:????.
思:?????.
???? ??? ?????.
?? ??? ??? ??? ??.
【例句】他考试不及格,痛定思痛,决定今后一定要努力。
?? ??? ????? ???? ???? ???? ? ??????? ??.
【反义词】执迷不悟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悲痛平静以后回想当时的痛苦。含有深思以前的所作所为,以警惕未来的意思。老舍《老牛破车》:“直到打败暴日的时候,我们~ 的落泪;现在,我们应当活泼泼的去拚命。”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时之痛,不知何能自处也。”

痛苦深切,难以忘却,吸取教训,警示未来痛定思痛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定:平静。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当时所遭受的痛苦。
出处 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举例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至死不悟
zhi si bu wu
【痛定思痛】 犯了错误,心里感到痛苦,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更加觉得痛苦。源出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至死不悟】 到死都不觉悟。源出唐·柳宗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例﹞ 境界危急,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元·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不料完全无效,风潮并不稍减,因为此次风潮,根柢甚深,并非由我一人而起,而他们还要弄些这样的小巧,真可谓“至死不悟”了。(鲁迅:《两地书》)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定:平静;安定。悲痛过后再回想当时痛苦的情景。有令人感慨深思之意。
〔例〕你只要~,重新做人,今后还是有前途的。
【提示】多作谓语。

痛定思痛tònɡdìnɡ-sītònɡ

唐·韩愈《与李翱书》:“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定:停止,止息。当:正当。后以“痛定思痛”指强烈的悲痛过去之后,追思当时所遭受的痛苦。含有伤痛深刻,犹有余痛,或深加反省,吸取教训之意。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悲痛的心情平静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
❶ 意指倍加伤心。
❷ 也指尚有余痛,令人感慨深思。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之意。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解义】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当时痛苦的情景。
【用法】 用于受过大痛苦后,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免再犯。
【例句】 事故已过去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近义】 痛不欲生、引以为戒
【反义】 执迷不悟、死不悔改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痛苦过去以后,再回想当时的情景。含有感慨反思的意味。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处境)危恶,层见错出(不断出现),非人世所堪(承受),~,痛何如哉!”

痛定思痛tong ding si tong

痛:悲痛,哀苦。定:平静,指回复原状。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追思遭受痛苦时的情景。形容因所受痛苦的沉重,事过之后不断反思,总结教训。
【也作】痛减思定
【近】反省自躬
【反】执迷不悟至死不悟

痛定思痛 悲从中来tòng dìng sī tòng;bēi cóng zhōng lái

定:安定,平静。悲痛过去之后,回忆起来又产生新的悲痛。形容所受痛苦极深,悲痛之情难以消失。李晔路《幸福永远在我身边》:“今年二月二十七日,从台湾经美国回到北京定居的岳父范寿康教授又相继辞世。不到一年,我便失去了两个亲人,~。”

痛定思痛tòngdìng-sītòng

痛:悲痛,痛苦。定:安定,平静。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再反思以前所受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
【例】痛定思痛,他从烈士的鲜血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吾长华《冯雪峰评传》)

BB2B【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待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追想当时的痛苦情景。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并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痛:痛苦。定:安定,平静。

痛定思痛tòngdìng-sītòng

〔偏正〕 痛苦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以吸取教训。语本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陆星儿《呵,青鸟》:“走过的毕竟走过来了,尽管坑坑洼洼,狼狈的跌了一跤又一跤,但是~,她总是又在朝前走了。”
△ 多用于犯了错误或挫折之后,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近义】反躬自省
〖反义〗至死不悟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痛定: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思:回想,追思。痛:指当时的悲痛。即悲痛平定之后,再追思当时的悲痛,会更加伤心。多指吸取过去惨痛的教训,防患于未来。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