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番紅花 番紅花 fānhónghuā 亦稱“泊夫藍”、“撒法即”、“紅藍花”。鳶尾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球莖。葉基生,線形,基部鞘狀。秋末開花,淡紫色,一至兩朵著生花莖頂端。蒴果橢圓,具三棱。種子多枚,可染色,供觀賞,花柱藥用。我國引入栽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番紅花》:“〔釋名〕泊夫藍、撒法即。”又“〔集解〕時珍曰:番紅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國,即彼地紅藍花也。元時以入食饌用。按: 張華《博物志》言: 張騫得紅藍花種於西域,則此即一種。”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番紅花 番紅花 fānhónghuā 亦稱“洎夫藍”、“撒法郎”、“藏紅花”。鳶尾科植物番紅花花柱的上部及柱頭。花柱細長,黄色,柱頭頂端膨大,有一開口呈漏斗狀。主治吐血經閉,鬱結痞塞。主產於西藏。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紅藍花》:“番紅花。〔釋名〕洎夫藍,撒法郎。〔時珍曰〕番紅花出西番回回地及天方國,即彼地紅藍花也。”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草部·藏紅花》:“出西藏,形如菊,乾之可治諸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