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伊尹负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伊尹负鼎 《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据《吕氏春秋》曰:“有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 阿衡欲奸(同干,求取被用之意)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据《列女传》说,汤的妃子是有莘氏之女)媵臣(古时随嫁的人,男女均有),负鼎俎(鼎是古代炊器,多用青铜制成;俎;音zǔ,是古代切割所用的砧板,多为木制,也有青铜铸的),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这是古代君王实行统治时互为补充的两种政治手段)。” 商代伊尹,曾在有莘国种田。他为了能求得汤的任用,在汤娶有莘氏女时,甘作陪嫁的媵臣,身背炊具,以烹调五味为比喻,使汤得以仁德治天下。 旧时常用“伊尹负鼎”作为贤臣忠君,劝施善政的典型。 《汉书·东方朔传》:“伊尹蒙耻辱,负鼎俎,和五味以干汤。”唐·骆宾王《送尹大赴京师》诗:“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