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甲秀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甲秀楼

 

(明)江东之


 明河清浅水悠悠①,新筑沙堤接远洲②。
 秀出三狮连凤翼③,雄驱双骏踞鳌头④。
 渔郎矶曲桃花浪⑤,丞相祠前巨壑舟⑥。
 此日临渊何所羡⑦,擎天砥柱在中流⑧。


 【题解】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南明河鳌头矶上。其名取“秀甲黔南”、“科甲挺秀”之意。楼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飞甍刻角,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屹立江流。登楼远望,远山含翠,碧树葱茏,烟波荡漾,天光水色,一览无余。此楼原为此诗作者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任贵州巡抚时所建。楼曾遭毁,今楼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后又多次修葺。楼中联匾诗版甚多,其中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此诗即作者初建甲秀楼成而作,描写甲秀楼的建筑及其周围的风光景色。
 【作者】
 江东之(1539—1599),字长信,号念所,明安徽歙县人,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有《瑞阳集》。
 【注释】
 ①明河:南明河。②远洲:甲秀楼前有芳杜洲。③三狮:甲秀楼为三重阁楼,每层瓦脊雕有雄狮。凤翼:楼阁飞甍形似凤翼。④双骏:浮玉桥横卧楼下,贯通南明河南北两岸,桥头一边一只石雕骏马,桥头正接鳌头矶。⑤桃花浪:亦称桃花水,春水。⑥丞相祠:甲秀楼附近有诸葛武侯祠,据传为纪念诸葛亮收服孟获而建。⑦临渊:濒临水边。《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⑧擎天砥柱:指甲秀楼。

甲秀楼

中国贵阳景点。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的鳌矶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89),高约20 m,是一座3层、3重檐、4角攒尖顶木石阁楼,四面临空,底层为石墙,四周用12根白绵石柱托檐,护以雕花石栏,另配楼台和下水月台。甲秀楼与周围建筑(涵碧亭、浮玉桥、水月台)相互衬托,构成一组古建筑群,素有小西湖八景之美称,堪称贵阳的标志。

甲秀楼

甲秀楼

位于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至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现有建筑系清末(1909年)重建。楼以“甲秀”名之,取“秀甲黔南”、“科甲挺秀”之意,旨在开发黔之人才风气。甲秀楼为一座三层木构阁楼,三重屋檐,底层高三点六米,四周檐柱与内槽间,形成一个宽一点六米的开敞回廊。二层收进约二米,高三点六米,三层再收进约一点五米,高三米,屋顶为四角形攒尖顶,琉璃筒瓦屋面,碎瓷镶砌宝顶,由顶尖至桥面,总高约二十二米,楼的出檐用挑,不用斗栱,四个冀角用子角梁起翘,形成优美的曲面。这是明清两代南方楼阁常用的木结构形式。梁枋均饰以艳丽的彩画,楼朱柱碧瓦,门窗均用水纹花纹饰画栋雕梁。

☚ 秋风楼   烟雨楼 ☛

甲秀楼

甲秀楼

在贵州贵阳南明河上。以河中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以后多次重修。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二十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名 “涵碧”,亭中有联云:“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抱雨雁横秋”;又有“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楼身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 福州西湖   百花洲 ☛
甲秀楼

甲秀楼

位于市东南南明河中鳌矶上。楼名寓科甲挺秀之意。明万历年间(1573—1619)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天启年间(1621—1627)重建,改名“来凤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复原名。今楼为宣统元年(1909)重建。高约22米,为四角形攒尖顶出檐用挑的三层木结构阁楼,一、二层出檐,三重飞檐,平面层层收拢,形势壮美。楼中楹联、诗碑、匾额甚多。甲秀楼附近风景甚美,下有横卧于南明河的浮玉桥,桥头有涵碧潭、涵碧亭,楼右侧有观音寺、翠微阁,为市区著名风景区。

☚ 文昌阁   观音寺 ☛
甲秀楼

甲秀楼

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隅。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由贵州巡抚汇东始建。明、清两代曾重修。三重阁楼,高约20米,建于南明河中的鳌矶上,下接浮王桥,近傍观音寺,前连芳杜洲,后有涵碧潭。北与武侯祠、海潮寺遥相呼应,形成以甲秀楼为中心的“小西湖”八景。阁楼内名人题诗题词颇多,著名的有明郭子章,清田雯、鄂尔泰、裴尔锡等人的题诗和刘玉山的长联,其中长联气势磅礴,叙事生动,可与云南昆明大观楼媲美。

☚ 花溪   贵阳地下公园 ☛
000054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