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花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粥 > 桃花粥 桃花粥 táohuāzhōu 煮粳米及麥爲酪,搗杏仁摻和而成之粥。爲舊俗寒食節食用之食品,以其呈桃花色,故稱。元·陳樵《寒食》詞:“綿上火攻山鬼器,霜華夜入桃花粥。”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三月三劉郎到了,携手兒下粧樓,桃花粥吃個够。” 桃花粥《温病条辨》卷三方。人参、炙甘草各三钱,赤石脂三钱(研末),粳米二合。先煎参、草,去渣,再入粳米,后纳赤石脂末,顿服。利不止,再服如上法;利止后停服。治温病七八日以后,脉虚数,舌绛苔少,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身热者。若先因过用寒凉,脉不数、身不热者,加干姜。 桃花粥 《温病条辨》卷三【组方药物】 人参 炙甘草各9克 赤石脂18克(细末) 白粳米30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