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花赋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桃花赋序(《皮子文薮》) 本文是皮日休所作《桃花赋》前的一篇小序。作者在《文薮·自序》中指出: “悯寒士道壅,作《桃花赋》。”表明他的《桃花赋》并非单纯是吟花弄月之作,而是通过赋咏桃花,寄托了对门阀制度下寒士困顿失意的愤懑不平。这篇小序借交代作《桃花赋》的缘起,着重表达了作者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 皮日休的《桃花赋》是有感于宋璟之作《梅花赋》而写的,所以序文先从宋璟为人有“刚态毅状”写起。宋璟在唐玄宗时官至尚书右丞相,据《新唐书》记载,宋璟为人“刚正”,“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接着由“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转写到宋璟所作的《梅花赋》。宋璟的《梅花赋》写得“清便富艳”,风格近于南朝的“徐庾体”,其文之婉媚似乎与其为人之刚正颇不相称。然而,《梅花赋》词虽富艳,意却深挚,文中借赋咏梅花,歌颂了“贞心不改”的品性,所以深得苏味道的称赏。由此,作者引出了自己关于文学创作的主张: “状花卉,体风物,非有所讽,辄抑而不发。”这一主张,上承韩愈、白居易等人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文学裨补时政的社会功能,认为即便是状花咏物之作,也应反映国家政治的利弊得失、人民的生活疾苦,否则,就失去了创作的价值。文末表明《桃花赋》的写作,正是受到宋璟创作《梅花赋》的启发。其言外之意是,本文虽为状花卉之作,实则针对现实中的某种弊病而发,以讽刺时弊为旨归。 晚唐文风趋于浮艳,皮日休倡导有为而发的创作主张,在当时洵属难得。全文100余字,写来笔转意绕,转折层深。 桃花赋序 桃花赋序赋论名篇。唐代皮日休作。《皮子文薮》见载。内容主要为:一、自述作赋以讽劝为主:“非有所讽,则抑而不发。”二、通过宋广平作《梅花赋》,赋有“轻便富艳”的风格,与其“贞资劲质、刚志毅状”的人格风范不同,指出赋作不必与赋家相类。三、以为赋家为邀时名,而写自己并不喜好的赋文,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如此,赋作风格与赋家人格不必相类。四、作者感于宋广平写《梅花赋》得苏味道称赞,其“名遂振”,而产生写作《桃花赋》的动机。提醒读者不可以《桃花赋》的赋风而论定皮氏自己的人格。全文高标赋的政治功能而贬低赋的艺术审美功能,未能根本摆脱汉人赋论籓篱。 ☚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 校定楚辞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