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观
亦名桃源观。位于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中部,桃花山主峰正中,为桃花源主体建筑。始建年代不详。或谓其前身为桃川宫。唐释皎然《晚春寻桃源观》诗已称其为“古观”,诗云:“武陵何处寻仙乡? 古观云根路已荒。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沉涧水流香。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宋人李时用亦作有《游桃源观》诗。观左右两厢,有始建于唐的蹑风、探月两亭。元末毁于火。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有僧人在原址修建大士阁,后改名观音堂,僧、道杂处。曾多次遭兵燹火灾,屡毁屡建,今存建筑为1914年重修。观前有“秦时明月,洞口桃花”石刻对联和传为唐代罗汉松两株。正厅为“古隐君子之堂”,柱联为:“卅六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五百年问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厅前有桃花石屏风,上镌“福”、“寿”二字,云谓见之而得福,摸之而增寿。
☚ 4.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 桃源佳致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