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五生盆”。指種“五生”之盆。舊俗於農曆七月初七前,將緑豆、小豆、小麥等用水浸在水盆之中,待生芽數寸,苗能自立,以綵綫束之置盆内,七夕供祀牽牛星,以乞巧,故稱。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生花盆》引《歲時雜記》:“京師每前七夕十日,以水漬菉豆或碗豆,日一二回易水,芽漸長,至五六寸許,其苗能自立,則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長尺許,謂之生花盆兒,亦可以爲葅。”元·杜仁傑《集賢寳·七夕》套曲:“金盆内種五生,瓊樓上設筵席。”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爲牽牛星之神,謂之五生盆。”參見本類“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