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意识
人对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由它的矛盾运行所决定的整个生态经济的发展状况、形成原因和发展前途的总认识。具体是指人们适应生态时代的要求,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用以指导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生态与经济关系的一种先进的认识和指导思想。集中表现为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发展观。它的建立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当代用生态经济意识指导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适应生态时代要求的三个新思维:
❶生态与经济双重存在的思维。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态经济问题的基础思维。指导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❷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维。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态经济问题的核心思维。指导人们在发展经济中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态经济问题的目标思维。指导人们明确认识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使各级领导具有明确的生态经济意识,同时也要使广大民众都具有明确的生态经济意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依靠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共同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长期以来,由于各级领导生态经济意识淡薄,采取了片面的政策和措施,只顾发展经济,不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带来的严重破坏生态的大量事实,已经使人们看到了增强生态经济意识的重要性。只有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经济意识,广泛普及生态经济学知识,才能推动全体人民生态经济意识的迅速增强,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