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拨弦乐器。
全身为长条形音箱。以梧桐木制成。
分筝首、筝身、筝尾三部分。面板弧形,上设柱(弦马),架十二至十六根弦。
按五声音阶定弦。底板平直,有两个出音孔,称越。初以鹿骨爪拨奏,后改用手指,右手弹弦,左手按弦。发音浑厚明亮,音韵优美。
《释名·释乐器》:“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名。春秋战国时,秦地流行奏筝,史称秦筝。两汉直至明清,筝应用广泛,除独奏、重奏、合奏外,亦用于歌唱伴奏。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