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甘露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甘露寺

甘露寺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三国吴始建。相传建寺时甘露降地,故名。甘露,甜美的露水。此寺孙皓甘露元年(265年)始建,小说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把该寺出现的时间提前到了孙权当政之时。

☚ 直恁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

甘露寺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后废。唐代李德裕守镇江时,在北固山上重建。寺临大江,风光雄伟,北望扬州,历历在目。唐代诗人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即指此。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北京香山寺 > 甘露寺2
甘露寺2  gānlùsì

即北京香山寺。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甘露寺1
甘露寺1  gānlùsì

亦稱“超岸寺”。座落於江蘇鎮江北固山後峰。始建於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以時當改元,故稱。後廢。唐時增拓。後屢毁屢建。主要建築有大殿、老君殿、觀音殿、江聲閣等。寺存唐鐵塔一座。原名衛公塔,俗稱鐵塔。康熙《江南通志·古蹟上·鎮江府》:“甘露寺在郡北固山,三國時吳王皓所建,時改元甘露,因以爲名。”《嘉慶重修一統志·鎮江府二·寺觀》:“超岸寺,在丹徒縣北固山。舊名甘露寺。《明統志》:‘……孫吳置寺於此,唐李德裕施宅後地增拓之。’”參見本類“衛公塔”。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南·鎮江府·丹徒縣》。

甘露寺

甘露寺

位于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孙皓甘露元年(265)而得名,后废。唐李德裕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圮毁;镇海节度使裴璩于山下重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寺僧祖宣移建于山上,以后屡毁屡建。现存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均重建于清末。寺长廊东壁有“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原为梁武帝萧衍所题,后毁,宋代吴琚用擘窠书重为书刻。清康熙年间又毁,镇江通判程康庄重摹。刻石长约2米,高约0.9米,笔势雄劲,近观为凹形,远看凸出石面寸余。寺东有铁塔,寺北有多景楼、狠石、北固亭、观音洞等名胜。甘露寺因《三国演义》写有吴国太在此相亲故事而名声甚大。戏曲《甘露寺》复推其波澜,海外盛传为“一位将军的妹妹与一位皇帝结婚的地方”。刘备确于建安十四年(209)“婚吴如京(至京口)”.而小说、戏曲之相亲情节实为虚构,因吴国太已于建安七年去世,乔玄病故则已有26年。

☚ 多景楼   甘露寺铁塔 ☛

甘露寺

甘露寺

位于金湖东北岸边甘露岩。甘露岩系一半露天的岩洞,内窄外敞,高80米,宽30米,深20米。洞内有石乳、泉流,水如甘露,故名。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后多次重修。倚岩因石建构,有上殿、唇阁、观音阁、南安阁等,均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寺的建造奇在“悬空”。几十间庙宇仅用一大木柱撑托,不用片瓦,凌空而起。从谷底仰望,形如“葉”字,层层屋宇似几片浮于天际的云朵。1961年毁于火,近年重建。寺岩前飞瀑喧腾,古木参天。宋嘉定元年(1208)进士邹恕以“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的诗句,勾画了寺景特色。

☚ 5. 金湖风景名胜区   猫儿岩 ☛
甘露寺

甘露寺

在九华山盘山公路旁的一天门上。清康熙六年(1667)高僧洞安募化所建。相传动工时满山松针尽挂“甘露”,奏闻朝廷,赐名“甘露寺”。寺庙建筑依山就势,别具一格。进门即见后墙,不与院落相通,要从两头山墙小门进去才见大殿。大雄宝殿琉璃瓦覆顶,宽深各5间,雕花福门,古朴庄严。殿前为院落,对面有客堂、韦驮殿,两厢为配殿。殿西有三进通连的串楼,楼阁内有暗阁楼。由山门至顶共4层,分别为玉佛楼、禅堂、法堂、方丈寮,及接待云游僧人的云水堂。寺前路旁有石砌水纹通花栏杆,游人可凭栏远眺。甘露寺殿宇宏大,楼阁整齐,背倚青山,旁有泉流。古人有“到此禅关宿,方知山色多”诗句以赞其胜境。

☚ 百岁宫   旃檀禅林 ☛

甘露寺

Sweet Dew Temple

甘露寺

在今山西左权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