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起,福建和全国一样广泛深入开展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促开放, 开放促开发, 开发促发展,形成了良性的连锁反应,取得了积极的综合效益。改革是农村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福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1年初才开始得到全面推行,但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广大农民的拥护,起步虽迟,而发展快。当年8月底,全省就有94.6%的生产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首先突破了僵化的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时,承包责任制很快从农业扩展到林业、渔业。尽管当时农村改革的目标模式一开始并不是很明确,但客观上在农村所有制形式、经济管理体制、分配方式方面的改革为市场经济取向作了铺垫。在所有制形式方面,突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模式和框框,在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坚持公有制基础上,适当分离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把使用权承包到户自主经营,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直接结合,农户成为农村市场的基本经济单位和竞争主体, 同时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塑造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要求的多层次的经济主体。在管理体制方面,抛弃了形式主义的“大呼隆”,实行以分散劳动、分户经营为主的“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纠正了原来的行政命令和包办代替, 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分配形式方面,革除了“大锅饭”平均主义做法的弊端,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允许少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这就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 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各种农副产品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迅猛发展。1978—1983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4.6%,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6.1%, 粮食连续6年增产,总产年平均增加17.6万吨, 增长2.2%,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25%。
伴随着各种农副产品大幅度增长,农村出现“买”难“卖”难问题。1984年,中央在总结几年来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 着手改革农产品价格体系,逐步放开了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形成了能够自由交易的市场以及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价格体制; 同时,积极引导农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逐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 为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奠定基础。同年,福建率先放开水果和部分水产品价格。随后又全面改革了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除粮食、油料和糖蔗等14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副产品继续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行的“双轨制”外,其它农副产品均实行市场调节。同时,全面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提出了“乡镇企业打头阵”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从1983—1985年连续4年在晋江陈埭镇、长乐金峰镇、莆田江口镇和建阳麻沙镇召开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推广“农民集资,股份合作”办企业的经验,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日益活跃,一举成为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生命力最旺盛、发展最迅速的产业。在省委提出的“大念山海经”的指引下,全省上下掀起了大搞农业综合开发的热潮,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在这一期间,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村集市贸易迅速发展,农村市场数从1978年的956个发展到1993年的1 367个,成交额从11.77亿元增加到49.55亿元,年平均增长53.49%,是改革前期贸易成交额年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多,农副产品商品率从55.3%提高到63%。由于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粮食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由62.24%下降到56.6%,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57.65%下降到49.6%;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65.3:20.2:14.5调整为52.4:32.8:14.8。
进入90年代,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这是农村开始由自发取向市场转向自觉取向市场的划时代里程碑,意味着农村进入了自觉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重要历史时期。深化农村改革以完善流通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突破口,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进。随着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福建全省迅速形成了沿海带动山区和沿江、沿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发的大好局面。各地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逐步按贸工农的顺序组织生产,逐步向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方向发展,而且涌现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典型,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同时,农村的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也应运而生。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

☚ (三)改革发展阶段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 ☛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多种生产责任制竞相发展,大包干责任制萌芽阶段/(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阶段/(三)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完善阶段/1.完善家庭经营层次/2.健全统一经营层次/(四)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创新阶段/1.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等有关政策/2.普遍推行股份合作制/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实现 “两个根本性转变”/二、农村固定观察点/(一)设点情况/(二)调查任务/(三)工作成效

☚ 四、改革开放前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000250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7:52